|
发表于 2019-5-7 21:23:01
暗物质,只是为了弥合宇宙大爆炸理论硬伤的臆想,尚无明确而精准的定义。
我的理解是:暗物质就是真空场介质,是玻色子构成的物质。
暗物质有不同的能密。用来胶合夸克之间作用力的胶子类的场介质,是高能密的暗物质。
用来粘接电子与质子之间的介子类的场介质是低能密的暗物质。
亚原子或费米子之类的“明物质”,是极高能密的场介质。本质上,所有物质都是由真空场介质构成的。
即所谓“色空亦空”。色,是形形色色的明物质。空,是隐隐约约的暗物质。
当场介质处于极低能密极高熵值时,基本粒子全部膨胀并消散为基态场量子,变成混沌态。
黑洞,是从混沌态,经过漫长时间,不断集聚或塌缩,其生成途径是:
混沌态→玻色子→费米子→原子→分子→尘埃→小行星→大行星→恒星→脉冲星→中子星→黑洞。
就上述意义而言,暗物质可以不断塌缩,最终变成黑洞。
好了,本答stop here。请关注物理新视野,共同切磋物理逻辑与中英双语的疑难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