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300多年的膨胀,如今仙后座A仍然处于这种状态中,爆发形成了大约10光年跨度的恒星碎片群,膨胀速度可达到每秒6000公里,温度达到2800万摄氏度。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栏目第927期 作为银河系中数一数二的超新星遗迹,仙后座A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被关注度。根据现代天文观测的结果,仙后座A之前的质量达到太阳的20倍左右,其密度较高。在经历超新星爆发之后,其发出的光在300多年前抵达地球。既然仙后座A是个超新星遗迹,那么它就有明显的射电源,1947年剑桥大学天文学家第一次发现该遗迹的射电信号,由于仙后座A距离我们仅有1.1万光年,也处于银河系之内,因此仙后座A也是除了太阳之外对我们而言最强的射电源。
仙后座A遗迹是天空中非常值得研究的目标天体,当宇宙中大质量恒星耗尽燃料死亡时,就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其外层物质会以极高的速度抛射掉,如同宇宙焰火一般。
经过300多年的膨胀,如今仙后座A仍然处于这种状态中,爆发形成了大约10光年跨度的恒星碎片群,膨胀速度可达到每秒6000公里,温度达到2800万摄氏度。仙后座A超新星遗迹释放的信号中有大量的伽玛射线、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这也是天空中一个值得研究的射电源。根据仙后座A的X射线频谱,在一部分喷流中拥有较多的硅原子,但是铁原子的数量偏少,而铁形成于恒星内部的高温环境。
铁原子偏少可能是因为该喷流的驱动并非由恒星内层能量驱动,不然的话喷流群中应该会有大量的铁元素。同时,仙后座A的扩散云最外侧中存在大量的铁元素,这些本应该处于恒星最内层的物质却在超新星爆发后跑到最前面去了,这也是仙后座A超新星遗迹中比较有亮点的观测方向。至于其中的机制,目前还是没有很明确的解释,为什么最内层的物质能超过最外层,扩散速度更快,这同样说明在超新星爆发模型中,还有我们所不知晓的一面。
关于仙后座A的结局,目前给出的分析认为是诞生了一颗中子星,但这颗中子星可能比较暗弱,与其他超新星遗迹中形成的高速自转中子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毕竟仙后座A的质量也不是很大,形成的中子星也不太强大。
300多年前,仙后座A超新星爆发出现在地球上空之时就引起天文学家注意,只不过受限于观测技术,只是描述了这次爆发的基本目击情况。2004年科学家还在仙后座A内发现了一颗伴星,其居然能够承受住超新星爆发的摧残。2009年,仙后座A内部的中子星被确认,在过去的十年多内,仙后座A中子星的温度发生了下降,这说明它正在大幅度丢失能量。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