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05|回复: 1

宇宙的热寂是什么?对于它,我从哪里能学到更多?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5-14 21: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宇宙的“热寂”是指宇宙达到最大熵时的状态。
当所有可用的能量(例如来自热源的能量)都转移到能量更少的地方(例如冷源。英文原文似乎是冷源,而非能量)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再也不能从宇宙中获取自由能了。当热量停止流动,就无法从传热过程中获得自由能。这种平衡态也同样会发生在所有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电磁能等)中。由于此时不能从宇宙中获取自由能,宇宙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沉寂了,尤其是对人类而言。



宇宙的热寂是什么?对于它,我从哪里能学到更多?423 / 作者:qfwoshiyu / 帖子ID:46108




这一概念与通常所说的“冷寂”有很大不同。“冷寂”是指宇宙永远膨胀。由于这种膨胀,宇宙会持续降温,最终冷到无法支持任何生命时,宇宙将在呜咽中死去。正如你所看到的,“冷寂”的反义词不是“热寂”,而是“大坍缩”。当宇宙有足够的物质密度坍缩时就会发生“大坍缩”,而最终宇宙会坍缩到一定的程度。这种坍缩使温度上升,最终导致宇宙在高热中死去。



宇宙的热寂是什么?对于它,我从哪里能学到更多?388 / 作者:qfwoshiyu / 帖子ID:46108




有关“热寂”概念的讨论可以在一些热力学教科书中找到。“冷寂”和“宇宙大坍缩论”的概念可以在宇宙学教科书中找到,比如科尔布和特纳的《早期宇宙》。如果你喜欢不那么技术性的内容,可以试试基普·索恩(Kip Thorne)的《黑洞与时间扭曲》(Black Holes and Time Warps)。



宇宙的热寂是什么?对于它,我从哪里能学到更多?717 / 作者:qfwoshiyu / 帖子ID:46108




巨大的超大质量黑洞
只有当宇宙持续无限长的时间时,宇宙的热寂才会发生(排除宇宙大坍缩的情况)。热寂的发生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的熵必定总是在增加。系统的熵值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指标——熵值越大,无序程度越高。
为了方便理解,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地球上的实验。化学反应只有在熵增加时才会发生。让我们想象一下燃烧的汽油。我们从一种含有长链原子(相当有序)的液体开始,当我们燃烧它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及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这两个都是小气体分子,所以分子中原子的无序程度增加了,周围环境的温度也增加了。



宇宙的热寂是什么?对于它,我从哪里能学到更多?46 / 作者:qfwoshiyu / 帖子ID:46108




热量从热水流向冷水。
现在让我们想想这对宇宙意味着什么。任何反应的发生,要么降低生成物的有序程度,要么放出热量。这意味着,在遥远的将来,当所有可能的反应发生后,留下的只剩下热量(不考虑电磁辐射)和基本粒子。没有反应是再能发生,因为宇宙此时已达到它的最大熵。唯一能发生的反应将导致熵的减少,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宇宙实际上已经死亡。

相关知识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三条基本定律之一,表述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孤立系统自发地朝着热力学平衡方向──最大熵状态──演化,同样地,第二类永动机永不可能实现。 这一定律的历史可追溯至尼古拉·卡诺对于热机效率的研究,及其于1824年提出的卡诺定理。
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的源起与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5年普朗克卫星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宇宙大爆炸距今137.99 ± 0.21亿年,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宇宙的热寂是什么?对于它,我从哪里能学到更多?707 / 作者:qfwoshiyu / 帖子ID:46108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由一个极紧密、极炽热的奇点膨胀到现在的状态。
热寂是猜想宇宙终极命运的一种假说。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异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热寂理论最早由威廉·汤姆森于1850年根据自然界中机械能损失的热力学原理推导出的。



宇宙的热寂是什么?对于它,我从哪里能学到更多?645 / 作者:qfwoshiyu / 帖子ID:46108




威廉·汤姆森——热寂理论的创立者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Sarah Al-Assam- physlink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1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5-14 21: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定律〕

一 、物质的电磁力{吸引力}{反推力}

物质存在电磁力,同一种物质介质相互吸引,不是同一种物质介质相互推。多的物质会把少的物质推成圆球,因为两种物质都在推,而且同一种物质任何一点推力都一样大。推力又称为反推力反推力是很均匀的力。被推成球型的物质任何一点向外发出推力都一样大,但两种物质的反推力不一定是一样大。又因两种物质都在使劲推少的物质被迫成圆球。圆球是物质组成的不是空的所以有个球面称为圆球面。圆球面所受到的反推力越往球中心力线越密承受的推力越多。因圆球面任何一点都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力必然有一条力线经过球心垂直于球心,所以从球面到球心越往中心垂直力线越密越多所受到反推力也越大。故而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最大。故而越远离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越小越少。
只要中心有物质压力重力的天体,它的最外层表层必须是球形(圆球),天体的球面如果变成方形……中心不但没有物质压力而且重力也不存在。
二、光聚焦 能量聚焦、热能量聚焦、正负(反)能量聚焦

光与一切物质同在充满整个物质世界。太阳、恒星、一切星系是光聚焦取得能量,只有光永远聚焦才能永远发光发热。我们看到的会发光发热的星星、星系、恒星、太阳、行星中心,行星的卫星中心、地球中心、小行星中心、慧星中心、都是光聚焦的中心。 星星、星系、恒星、太阳、行星的外面外层都有一个圆球面可以光聚焦到中心。圆球面是平凸透镜、凹凸透镜, 只要形成平凸透镜、凹凸透镜就可以光聚焦。
光聚焦……光是用不完的循环的。
三、对环流层{上层与下层对环流}
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动力层,宇宙间天体的公转自转都是有对环流层推动带动运动的。同一个星球自转有对环流层推动自转……公转有对环流层带动运动,自转与公转运动是二个环流层,二个对环流层不是在同一个中心上的。没有大气层或有大气层大气只对流不进行对环流的星球(孤独行星、流浪行星)、行星、小行星、行星的卫星是一定不会自转的。
???………………………………

【真实的宇宙形态结构】

宇宙是时间无限空间无涯物质有限世界。空间存在着一个一个大型的物质世界它们是没有相连被真空隔离。各个物质世界都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我们生活在其中一个大型物质世界里。
我们的大型物质世界最多最外层的物质紧紧的吸引在一起它的外型是可以任何形态。它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种各样不相混合的物质反推成一个一个许许多的大圆球每一个大圆球都有一个圆球面及一个中心,我们就在其中一个大圆球面里面。这个大圆球内最多的物质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种各样不相混合的物质反推成一个一个许许多的大圆球每一个圆球都有一个圆球面及一个中心,其中一个大圆球就是我们的圆球……………………总星系。总星系有一个圆球面及一个中心。在总星系圆球面内最多的物质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种各样不相混合的物质反推成一个一个许许多的大圆球每一个圆球都有一个圆球面及一个中心。其中一个大圆球就是我们的圆球银河系它有一个圆球面及一个中心。银河系内最多的物质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种各样不相混合的物质反推成一个一个许许多的圆球每一个圆球都有一个圆球面及一个中心,其中一个大圆球就是我们的圆球太阳系它有一个圆球面及一个中心,太阳系内最多的物质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种各样不相混合的物质反推成一个一个许许多的圆球每一个圆球都有一个圆球面及一个中心,其中一个就是地球系(包括月球),地球是中心它的圆球面在月球之外,地球气态圆球面内的最多气态物质又把月球及其他各种各样不相混合的气态物质反推成一个一个圆球。

这些大大小小从大到小的圆球刚刚形成光‘就聚焦在它们的中心点上使中心发光发热,太阳、行星中心、银河系中心、总星系中心、星系中心、恒星都是有光聚焦才发光发热的。因光聚焦在中心点上发光发热就会发生对流 对环流。每一个中心点上有一组或多组对环流层,接近中心的对环流层可带动中心转动自转,远离中心的对环流层可推动天体、星系、恒星、物体、物质、行星等等绕中心公转。月球有气态层只有局部的对流没有对环流所以没有自转只有公转,月球公转是地球最外面的一组对环流层推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其它行星的卫星公转类同。靠近地壳的对环流层(有对流层与中间层组成交替环流)带动地球自转其他行星自转类同。地球月球在同一个圆球面内被太阳系的对环流层推动绕太阳公转的其他行星公转类同。太阳系圆球面内全部行星被银河系的对环流层推动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其他恒星系公转类同。银河系圆球面内的恒星系被总星系的对环流层推动绕总星系中心公转的其他星系仙女系公转类同。总星系圆球面内的星系被更大的对环流层推动绕更大的中心公转。就这样以此类推外面外层到底有多少层次我不敢下决定…… 根据天文文明可能有三十六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7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