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8 2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哈勃定律与广义相对论的衍生品。以下是我的分析,断断续续琢磨了十几年。
哈勃定律来源的可靠性。
哈勃望远镜对49个河外星系所接收的光谱数据表明的“哈勃定律”:v=H0d,即类星体的退行速度v与退行距离d成正比,比例常数也叫哈勃常数:H0=73km/s/Mpc,意思是:类星体在每隔“远离我们326万光年”其退行速度就会增加“73km/s”。
我认为,哈勃定律的解析式是可信的,但是,哈勃常数的解释是有重大瑕疵的。因为,哈勃常数的解释至少有两个可能性。
第一可能是“哈勃解释”:认为49个类星体在以H0做无限制的加速退行。
按照哈勃解释演绎下去,退行速度必然超光速。一个星系级别的超大天体,要做超光速运动,显然是绝对违背光速不变原理的,换句话说,哈勃解释违背光速不变的第一性原理,宇宙大爆炸的推论是不可信的。
第二可能是“我的解释”:类星体的热核反应在微微渐弱,其辐射的电磁波红移也在微微降频,这是所有光源天体的共性。
必须明确“光红移原理”:任何光源辐射的电磁波,在它的长途旅行中,会不断衰减能量,或不断降低频率,或不断伸展波长。
日常生活就有无数案例:
①灯塔发出的强光,越远越变得暗红,远处的航船只能看到微弱的灯光。
②手电筒的白光会最终消失在夜空中。
③太阳发出的诸如伽玛线伦琴线等高频电磁波,到达地球大气层上界,会降频为少量紫外线与大量可见光。
下面是对哈勃常数的“我的解释”。
电磁波的红移公式是:f'=f(c-v')/(c+v)。其中,f':是哈勃望远镜测得的红移频率,f是类星体辐射的初始频率,v'是望远镜的速度,v是类星体的速度。
哈勃退行常数的换算:H0=73km/s/Mpc =0.002m/s/ly,意思是:若光每走“1光年”,类星体就加速退行“2毫米/秒”;若光每走“1亿光年”,类星体就加速退行“200千米/苗=0.00067c”。
设哈勃望远镜运动速度:v'=0,波长就伸长λ'/λ=(c+v)/c=1.00067倍。这就是类星体的热核反应减弱所对应的1亿光年的红移梯度。
显然,1亿光年的电磁波仅仅降频0.67‰,这对于探索宇宙的人类而言,几乎可谓永恒。
极其缓慢的电磁波红移降速几乎忽略,仍旧按正常红移即可,宇宙膨胀论可以休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