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49岁的中年人恩利克·费米沉浸在一个愈发明显的悖论里无法自拔,午饭间随口问了同事一句:他们都特么的在哪儿呢?
这个疑问,后来演化成了著名的“费米悖论”。从那天开始,它困惑了后世所有迷恋星空的人,一直到今天。
11年后,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了一个公式,将七个“参量”相乘,就能得出给定星系中有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
N:活动中的、可沟通的地外文明数量;R*:星系中恒星形成的速率;fp:有行星的恒星比例;ne:行星系中适宜居住行星比例;fl:在某个时刻发展出生命的行星比例;fi:能发展出智慧生命的行星比例;fc:智慧生命向宇宙发出可探知信号的行星比例;L:发出可探知信号的时长,也即可探知文明的寿命。
此后,大多数科学家都倾向于相信“宇宙中智慧文明是常态”,能和我们建立联系或达到太空旅行的文明一定有很多。而普通大众也从内心深处觉得,如此广袤的宇宙只有人类,我们得有多孤独。
然而,由于“德雷克方程”中有3个都属于不确定性非常大的变量,根据此方程计算出的N值很不稳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信赖这个方程。
今年6月,牛津大学的一个机构【人类未来研究所】在《皇家学会报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破解费米悖论》(Dissolving the Fermi Paradox),在论文中,他们抛弃了德雷克方程中只取单值的思维,而是使用概率分布法来呈现最可能的场景。研究者发现,人类是银河系中唯一智慧文明的概率是53%~99.6%,而在可观测宇宙中是唯一文明的概率是39%~85%。
这个结论所展示的倾向如此有趣,以至于引起伊隆·马斯克的强烈关注,他在twitter上说道:正因如此,我们必须进化为星际文明,并让人们散布到其他星球,以此来保存意识的光辉。
当然,当然,这一点依然无法被证明。
但是,如果,我是说如果,这是真的呢?
先说结论,如果有一天,我们证实自己真的就是宇宙中的唯一文明,那么对人类来说不会有太多负面影响。
也许你会觉得,那时人们会感到“空前孤独与绝望”,其实不然。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所关心的事物中,仰望星空只占很少一部分。关心宇宙星辰的人永远相对是少数。如果说有谁会因为这个事实而彻底心理崩溃,那只能是这一少部分人中的极端个例。
人类基因的目的在于繁衍自身,得知这个宇宙如此空旷,不会对它们产生什么大碍。这个事实并不会引发社会崩溃,人类也不会因此停下开拓宇宙的脚步。
相反,大多数人类可能因此而感到狂喜,因为这意味着,宇宙里的资源都是自己的,没有东西来和人类玩黑暗森林,难以想象那会支撑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
既然已经假定“唯一文明”,下面就不再讨论它是否成立,那是另一个问题。这里只展望如果之后的事情。
科技方面,
如果费米悖论的这个解释被证明,说明那时人类已经踏遍宇宙的大多数角落,起码掌握了类似“超空间跃迁”的技术,不被空间距离所困囿。同时也还没有被人工智能给干掉。那么下一步肯定是在宇宙中的各个地方拓展生存空间,繁衍自身文明。
社会方面,
这个事实会引发两种主流思潮。第一种是“十三层空间论”(电影《异次元骇客》),也就是设置我们这个宇宙各种参数的上帝是存在的,我们只是一场实验。寻找宇宙的bug派和各种宗教会盛行起来。
第二种就是“人类中心论”,如此广袤的宇宙,却只诞生了唯一的智能生命,是何等幸运。整个宇宙都是为了人类而存在,人类的骄傲会空前膨胀起来,这会加速人类开拓太空文明的步伐。
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执着于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去选择自杀什么的。但这种身在原地的哲学思考远远抵不过探索前方的好奇心。
文化艺术方面,
小说和电影会没落。
首先大多数科幻小说都会遭到摒弃,毕竟“外星文明”这个设定已经被证伪。就像20世纪初的科幻小说,对现代的读者来说都已经失去了魅力。赛博流派的科幻小说也不会太乐观,就是如今,这个流派的创作都已经进入了瓶颈(某赛博朋克科幻作者语),写来写去就是那些东西,在这个框架里已经写不出什么新意了。
传统文学更不用说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能耐下心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搞创作的对自己的要求也都越来越低。而抖音和王者等等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对人们注意力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密密麻麻的文字。人类文明进化靠的是商业和科技,人类所有的兴趣都将在这两个大框架里。
电影为什么会没落?电影满足的是人们那些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感受和视野。如果人类已经强悍到可以太空旅行发现宇宙里没有外星人,那么亲身体验各种电影式的人生也应该是小case吧。
我知道,很多朋友无法想象文学和电影怎么会没落。不必急于辩驳,这里只是基于“唯一文明被证实”前提下展开的脑洞,应该起码是几万年之后的事情。那个时候,马斯洛金字塔理论应该已经被迭代或者加盖楼层了吧,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因精神需求导致的产品形态也应该更新了几百代。一千多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文明里精神层面的需求是宗教,流行活人祭祀,那种行为寄托着他们的精神需求,现在呢?而且这才是一千多年前。对于文明可能的演化和人类在时间长河里的审美进阶,我们可以有一些想象力上的包容性。另外,我的意思是它们会没落,不是消失,它们还会存在,就像如今也有一部分人类喜欢复古的东西。只是到了那个时候,一定会产生基于更高技术手段的艺术,比如基因艺术等等,更能引发那个时代人类的共鸣,就像绘画、音乐、电影随着人类文明的技术发展才依次出现。我并不是在唱衰艺术,只是在展望可能的未来。
设想一种文明,集群智慧,他们的交流只靠彼此感应,就能体验所有的情感和认知,根本不需要任何载体,人家要小说干嘛?小说和电影之所以会成为人类的主流艺术,只是因为人类现在受限于肉体的感知水平和工具,99%的信息只能经过视觉和听觉,才能到达意识。阿西莫夫《神们自己》的外星文明,丹西蒙斯《海伯利安》里的阿凯特垃里,高级文明不需要这些载体就能获得人类只能从小说和电影里感知到的一切。
至于音乐、绘画、建筑等其他形式的艺术,由于不太了解,也不太好判断。每一种艺术都和人类内在的精神需求有关,如果有一个外在的事实,导致人类群体中出现了一种这些艺术都解决不了的精神需求,那么它们必然会失去原本的作用。
在得知人类是唯一文明的情况下,有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会诞生,那就是创造现实文明。人们会钻研相关技术,沉湎于扮演上帝的角色中。人类中的盛大比赛将会是比赛谁创造了更有趣的文明,以此来弥补现实宇宙中没有多元化文明的缺憾。
而创造文明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外星移民。不同于虚拟游戏中的那些体验,外星移民是实打实的创造现实文明。这些外星移民在各自的环境里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会异化出各种各样的文明,这些文明对地球本土来说就是外星文明。
另一种就是类似放大版的《西部世界》,在各个星球撒播人造人。
所以,即使人类真的就是宇宙中唯一的智能生命,也不必担心,人类非常擅长给自己找乐子。感到空前孤独和绝望,将只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一个小环节。
最后,说句题外话,对于费米悖论的答案,即使开头提到的那篇论文似乎有一定的说服力,我个人依然倾向于觉得有外星文明。这个悖论会产生,只是因为我们目前为止观察宇宙的时间实在太短,而我们的观察手段也不够成熟,所能观察的范围也小的可怜。
一句话,我们还不够强大。
End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