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7-17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话不准确,现在的观测证据只表明大质量星系中心几乎都有黑洞,很多矮星系中心并无黑洞存在的证据,比如本星系群里的M33等(其实本星系群里除了银河系,M31和M32之外的其余几乎所有星系中心都没有很强的黑洞证据), 考虑到矮星系数目比较多,其实很可能大部分(或者至少相当大部分)星系中心都没有黑洞.
虽然如此, 但我们说星系中心普遍存在黑洞是没有错的,这类黑洞一般叫做超大质量黑洞.为什么星系中心会有黑洞呢?
这些超大质量黑洞必然是从质量更小的"种子黑洞"成长起来的.理论上,作为超大质量黑洞“种子黑洞”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第一代大质量恒星的死亡产物,另一种是气体云团的直接塌缩形成。第一代恒星质量可以很大,由于缺少金属元素,气体辐射冷却效率很低使得云团温度较高,导致金斯质量很大,可以形成质量达到几百个太阳质量(M⊙)的恒星。这些大质量恒星演化很快,小于 100M⊙ 和大于260M⊙的恒星死亡之后形成的黑洞接近原初恒星的质量。质量介于两者之间的恒星会形成不稳定对超新星,崩溃式的塌缩不留下任何产物。当然恒星演化模型的细节依旧难以从观测上验证,具体的产物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姑且假设第一代恒星死亡留下的种子黑洞质量为 100 M⊙。早期宇宙还可能允许气体直接塌缩成黑洞,理论计算和模拟表明,气体直接塌缩成黑洞要求云团满足一些特殊的条件,比如角动量很低、气体密度很高、金属丰度很低等,这在宇宙早期确实相对比较容易满足。
一旦种子黑洞形成,它们必定开始增长,主要靠吸积气体和黑洞并合两种途径。恒星级黑洞如果想通过吸积在几亿年内成长为观测到的几十亿个太阳质量,必须持续的以最大可能的吸积率(爱丁顿吸积率)吸积气体。事实上,黑洞很难保持爱丁顿率连续增长,因为吸积产生的辐射会加热周围的气体,也会产生反馈抑制进一步的吸积。另一种加速黑洞增长的途径是通过多个种子黑洞并合形成一个更大质量的种子黑洞。致密的星团里可能包含多个小种子黑洞,沉积到星团中心并合成一个质量为 10^4 M⊙ 的种子黑洞。相似的,恒星也有可能先通过并合形成一个超巨恒星,然后形成一个更大的种子黑洞。
种子黑洞形成之后,由于动力学摩擦等机制很容易迁移到星系的引力势中心,也就是星系中心,然后通过进一步吸积和并合形成我们今天观测到的超大质量黑洞.
~~~~~~~~~~以上为原答案~~~~~~~~~~
今天我想讲一讲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与它所在的寄主星系之间的关系.
从认知的角度讲,人类是先认知星系,很晚才开始认知黑洞的.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超大质量黑洞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以一种比较突然的方式突然出现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在那之前没人想过它们存在.
1960年,美国卡耐基天文台的Alan Sandage(曾经是大名鼎鼎的哈勃的助手)用帕洛玛天文台的5米望远镜发现剑桥射电源列表里存在一类恒星样的天体的光学光谱发射线很奇怪,他以为是一类我们现在还不理解的"奇异星"呢.几年后距离Sandage单位仅仅三公里的另一个单位的加州理工学院(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几个主角就是在这工作)的Maarten Schmidt参透了其中的玄机.他发现这些发射线有个系统的红移,而且红移量还不小,如果这个红移是速度引起的,那这个速度太惊人了简直不可能,于是他断定这个红移是宇宙学红移,这样的话天体离我们就很远,同样这也意味着天体的发光亮度极高,甚至远远超过了银河系所有恒星发光亮度的总合.这类天体被命名为类星体,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类星体这么高的能量释放究竟通过什么物理过程进行的呢?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二战之后的那些核物理学家们个个都是破解难题的高手,正愁没地方大显身手呢.很快,前苏联的造原子弹的Zeldovich以及剑桥学派的Lynden-Bell等人提出黑洞吸积靠释放引力能就可以来解决能源危机,只是这个黑洞得超级巨大,比之前所认知的恒星死亡诞生的黑洞大几百万倍甚至更高.尽管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基于这种理论诠释的后续研究表明它能解释很多很多观测现象,因而被人逐渐广泛接受.
最早发现的那些类星体其实是包括在剑桥射电源表中的射电星系,后来更多观测发现这些类星体并不一定是(其实大多数不是)强的射电源,但深度的图像观测表明它们基本都有寄主星系,这样就意味着类星体确实是在星系中,至于确认在星系中心那是后来更高分辨率的(如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观测逐渐确定的.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类星体就是正在剧烈吸积的超大质量黑洞而且在星系中心. 但是反过来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可以说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质量黑洞吗?至少目前来看是 No!
可以说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们都还没有证据表明星系中心普遍存在超大质量黑洞.两方面的观测逐渐建立起了这个事实.
1)近邻星系的高分辨率的恒星/气体动力学观测.前期主要是靠90年上天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后来随着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进步,地面大型光学望远镜(如Keck, VLT等)也可以很好的证明黑洞存在并且测出黑洞质量. 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建立起星系中心的动力学结构, 发现重构引力场必须要求中心很小区域存在一个很致密的强引力势, 最自然的解释就是超大质量黑洞.
2)近邻星系中心区域的高分辨率光谱观测.主要是通过帕洛玛天文台的5米望远镜对近邻大星系的光谱巡天完成的.主要原理就是,正在吸积物质的黑洞(一般称作活动星系核)会释放大量高能光子,这些光子会电离黑洞周围的气体,气体会产生发射线,通过这些发射线特征我们就能辨认出电离来源,因为黑洞吸积与普通的恒星过程产生的光谱发射线特征是不一样的.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观测, 人们发现大星系中心基本都有黑洞. 这里顺便提一下,第二种方法只能探测正在吸积物质的活动的黑洞, 第一种方法则不受这种限制; 然而第一种方法由于受观测分辨率限制只能用来观测非常邻近的星系, 第二种方法则可以窥探到更远的宇宙, 甚至到100多亿光年之前的黑洞. 然而, 人们用这两种方法去探索矮星系中心是否有黑洞时, 发现大部分矮星系中心并无黑洞存在的证据. 比如通过动力学观测本星系群里的M33, NGC205等, 给出的黑洞上限都很低. 当然不能排除这是一种假象, 比如可能由于黑洞比较小, 目前的探测方法不是很有效等.
总之, 随着世纪之交黑洞质量逐渐被测量出来, 人们惊奇的发现, 星系中心不仅普通存在超大质量黑洞, 而且黑洞的质量还和寄主星系的性质息息相关. 比如黑洞质量和寄主星系的核球质量,光度,以及恒星速度弥散等在统计上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这些激动人心的发现促使人们试图建立起两者之间的物理联系,它们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很可能是紧密耦合的.
有人可能会想, 黑洞是一个巨大的引力势, 星系里恒星围着它转, 黑洞越大, 星系也越大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其实不然, 虽然黑洞质量巨大, 但是相比星系中恒星分布的广阔尺度, 它所能影响的区域还是太小太小了, 因此它们的联系不可能是靠简单的引力作用建立起来的. 至于究竟是怎样建立起联系的, 至今仍然是个谜, 是当今天文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