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以后,这个我们曾经认为的宇宙物质最小单位,一直是自然哲学领域的人气小明星。
何为原子?原子就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元。但随着人类的不断研究开始发现原子还能细分,质子、中字、电子随即被发现。人们开始想到底这些微粒是以怎样的方式结合成原子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是什么呢?
物理学家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模型,从道尔顿模型到枣糕模型、再从行星模型到波尔模型、最后到现代电子云模型。
众所周知,我们的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其他的七大行星也都井然有序的围绕太阳运转,如果把太阳比作是原子核,那么其他的八大行星就类似于原子核中的电子,是不是感觉和原子的结构很相似?
我们再来看看银河系,银河系中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着银河中心的那个超大质量的黑洞运转,如果把这个黑洞看作是原子核,那么其他星体可以比作电子,这样的结构是不是又再一次和原子核的结构很相似?所以,我们的宇宙可能就是一个微观世界。
在刘慈欣的《微观尽头》中就描述过科学家对宇宙中极小的粒子进行实验的情形,夸克在粒子对撞机的作用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对整个宏观宇宙产生了影响,这个后果不容小觑。
虽然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是科学家们认为,这同样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根据人们的探索,往往最复杂的问题,实际上越简单,只不过人们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将其复杂化了而已。在微观世界里隐藏着更多的维度空间,宏观世界极有可能起源于微观世界,如果我们把一个原子放大1亿倍,一个宇宙的框架将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总而言之,微观与宏观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如果有可能把它放大,一个崭新的框架将会出现。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