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辽阔,瀚宇深邃。按照当代主流研究成果,大约100多亿年以前,“轰隆”一声巨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无数巨大的物质团向宇宙空间弥漫。在万有引力的帮助下,这些物质团从最初始的、最混乱的状态中开始了漫长的自组织过程,爆炸的喧嚣逐渐归于相对的宁静。无数个星系组织起来了,宇宙安静详和,充满生气,富有秩序。今天人类眼里的宇宙,是当之无愧的最大的组织。人类赖以居住的地球,以及地球赖以安身的太阳系,不过是宇宙里的“自恋狂”和“自大狂”而已。
物质是宇宙的表现形式,仅此而已。我们目前所说的宇宙,是无数个宇宙中的很普通的一个。物质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和形制存在。最小最小的物质,社会力给它命名为“懒猴”。“懒猴”分布在宇宙的各个角落,漂亮、懒惰、恬淡、安静、温和。它很容易被吞噬,也很容易产生。“懒猴”是万有引力的根源。关于宇宙塌陷和爆炸的奥秘,以及宇宙是否有兄弟姊妹,留给充满强烈好奇欲的人去探秘揽胜,在这里只是简单地描述寥寥数语,尽量不岔主题。
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从前。大约60多亿年前,又是“轰隆”一声巨响,银河系发生了一次爆炸。这次爆炸宣告一个新的星系——太阳系的诞生。又是一番自组织过后,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逐渐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组织体系。地球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位置。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大的节点。而此时,熔浆、烈焰、毒气、海啸、风暴、雷雨在这个我们称呼“地球”的星球上肆无忌惮地咆哮,直到又是好几个亿年的时光流逝,地球才变得安分守己。它慢慢地冷却下来,学会了安静。千呼万唤,此时——地球——这个孕育生命的“子宫”成熟了!从无机物世界向有机物世界转进的临界点来临了!那是大约38亿到40亿年前,生命迹象开始出现在地球上。这些最古老的生命——生命的始尊,靠着它们残留下来的斑斑点点的信息,我们追溯而来。
茫茫宇宙,谁是奇迹?生命当之无愧。一花一草,一猫一狗,都是奇迹的见证者。到底谁是造物主?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自然。大道至简,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利用各种简单的、巧妙绝伦的、叹为观止的自然科学原理,利用恰当的原料、恰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和恰当的催产手段,仿佛信手拈来、妙手偶得,好似鬼斧神工、佳作天成,生命被大自然巧妙地制造出来。大自然从来没有处心积虑,刻意为之,却把一个地球打造得繁花似锦、生意盎然。客观地说,人类所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智慧总和,不过是大自然智慧宝库的一小部分而已。大自然是个高明的工匠,生命只是它的玩偶!对大自然而言,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一部由无数“小机器”按照自然科学规律合成的天然机器群,是严密的组织和发达的集合。而对于人来说,人体自身其实就是无数个机器串、并联在一起。在这部奇妙的机器组合系统里,有司令部,有传令兵,有通信兵,有雷达兵,有警卫员,有储藏室,有记忆库,有运算器。生命,其实是物质的自组织。生命体征既包含物理表征,如生物电信号、虹吸、吸收、呼吸等等现象,又包含化学表征,如分泌、消化、氧化、发热等等现象。思维、记忆、意识、情感、情绪、欲望全部离不开物质的物理化学基础。换言之,是物质,特别是人类暂时没有搞明白机理的微量物质在生命体里头起到了关键作用。追寻生命密码,探寻生命起源,因此显得十分必要。在暂时不可预期的将来,人类的后代们,一定可以不依赖现有的生命样本而随心所欲地制造出形形色色的生命。
来吧,继续回到久远的洪荒年代。宇宙初开,天地混沌。此时,风萧萧,雨洒洒,雷震震,电闪闪… 洪水、潮汐、地震、火山、阳光、月色… 生命还没有到来,生命化学蠢蠢欲动。这时候,地球像个研钵,地球物理运动起到了搅动棒的作用,加速了生命化学反应。地球上生气勃勃,一派繁忙。生命跃跃欲试。
各种原始地球物质随着地球不断变冷而生成出来,又在各种地球物理运动的搅合下发生化学反应,如氢气、碳、各种金属和氧气剧烈燃烧,有的化学生成物进一步参与化学反应,生成更稳定的物质。混合着大量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包裹着地球。随着大规模化学反应结束,地球进一步变冷,大量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大量水滴轻而易举地汇聚成古海洋。如果说地球是生命的子宫,那么古海洋就是生命的摇篮。此时,由于地球运动,例如板块漂移或者海底火山爆发等,仍旧有少量残存的“热碳”不断地从地球深处抛出来,在古海洋中遇水冷却形成“碳絮”,悬浮于水中。也有一部分碳逃过一劫,演化为石墨矿,还有极少量的碳成为幸运儿,以另一种方式幸存下来,这就是磨制后光彩夺目的钻石。所谓“碳絮”,就是一些分子级的管状碳粒。“碳絮”漂浮在海洋中,随波逐流。在“碳絮”的吸附作用下,水分子和水中的二氧化碳被拉扯进了“碳絮”的内腔。包含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碳絮”一旦漂浮到了近海面,这就有了接受日光照射的可能。在光能的刺激下,碳水化合物开始成型,成为最原始的“糖元”……这就是生命的开端。
生命如何起源,一直是人类争论不休的话题。总会有一些古老的残碳和糖份在某个海底深处被找到,成为无可辩驳的证据。其中需要坐实的细节性工作——证实或者推翻,留待伟大的后人来验证。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