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宇宙,我们都知道在太阳系之外,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银河系。如果说太阳系的范围是直径两光年的话,而银河系的直径是16万光年,因此银河系的直径就是太阳系直径的八万倍!并且在对宇宙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知道在银河系的中央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正是因为这个黑洞的庞大的质量,使得它产生了巨大的万有引力,由此吸引了周围大量的星球,从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变成了如今的银河系的模样。
科学家通过这个黑洞产生的引力以及其他的特征,间接的计算它的质量。在经过大量的计算之后,得到的数据大约是太阳质量的400万倍。一时间,关于黑洞人们有了更加深刻的一个认识。但是经过科学家长时间对宇宙的探索,科学家们发现在一些质量够大的恒星也能在演变的过程中成为宇宙中最“恐怖”的天体——黑洞的一员。
而我们的银河系中包含的恒星不下几百亿颗,也就是说这些恒星在演变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可以变成黑洞。同时,目前为止,科学及已经在金银河系中发现了60多个黑洞存在。但是科学家经过研究猜测,银河系中可能存在的黑洞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实际上或许会有更多。那么问题就来了,由于黑洞可以吞噬周围的物质从而增加自身的质量,那么它们可以“互相吞噬”吗?最终又会成长到什么地步?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并在之后作出解释。原来宇宙中的黑洞的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宇宙中的某些质量很大的恒星经过超新星爆发最后形成了黑洞,而科学家们将这种黑洞称为“恒星级黑洞”。就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在银河系中找到了大量恒星最后演变成黑洞的迹象了。
在另一个方面,科学家们将另一种黑洞称为“星系级黑洞”,如果要形成这种质量级别的黑洞,那么所需要的恒星的质量就会是个我们都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因此类似于这种黑洞的形成科学家推测很有可能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直接形成的。
科学家认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并不均匀,一些物质较为集中的区域就在不断集聚,从而形成了这样的黑洞。一般而言,这形成的黑洞的质量都会非常庞大,像银河系中央的那颗黑洞就是如此形成的,银河系的隔壁“邻居”仙女座星系中央的黑洞也是这样形成的,或者其他的矮星系——麦哲伦星系都是如此。
在理论上黑洞是可以互相吞噬从而变成质量更加庞大的黑洞,不过由于它们可以捕捉光的特性,所以要捕捉到它们互相吞噬的画面并不容易。同时由于银河系虽然看起来“拥挤”,但是事实上它是无比空旷,同时这些黑洞彼此的距离都十分遥远。因此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些黑洞会在“互相吞噬”之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