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8-8 2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没有宜居位置也无所谓了。
2500年前,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还没开始,那个时候全球一年所生产的能量和2500年后的今天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流浪地球计划将会持续2500年,而这2500年里人类的科技又会得到巨大的发展,太过于科幻的零点反应堆我们先不考虑,反物质堆总有可能吧。如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能源革命,到那时即便通过开挖比邻星b,然后继续定居于地下也不是问题。
而且相较于宜居带,我认为地球的生态恢复才是个大问题,毕竟经过2500年的流浪之后地球的大气将会消失,如果想要重建大气的话,行星发动机的重聚变反应堆可能还得继续工作很多年,将海水,石灰岩等矿物分解为气体。
不过这重要吗?文学作品的核心是它所包涵的精神而非合理性,当人类面对灭顶之灾的时候,人们义无反顾的踏上一条前途未卜的漫漫长路,这种事情本身就很有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