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意思是一朵花虽然大小和一个世界差别非常大,但是所涵盖的一切却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一句具有非常浓厚哲学意味的话,被视为佛法修心的最高境界。但如果今天有人告诉你,其实这种情况可能是真实的,我们的大脑既是宇宙,宇宙既是我们的大脑,你能相信吗?你敢相信吗?
其实早在2012年11月16日的时候,《自然》杂志在科学报告专栏就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论文中提到,经过科学家的观测,有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宇宙的成长过程竟然和大脑的成长过程有着极其惊人的相似!
为此,研究人员们专门开发出一个模拟程序,从早期的宇宙开始模拟,在允许的情况下,将宇宙分成尽可能小的单元,模拟将所有的单元联系在一个非常巨大的,彼此具有联系的网络。随着实验的不断推进,在这个模拟宇宙中,时间也在飞快的流逝,单元彼此间的连接也不断增长,而当研究人员将这个模拟宇宙与人类大脑的成长和社交网络的成长过程进行对比时发现,它们都会自行协调相似节点和更多连接节点的关系,并以此为蓝本不断扩展。
Dmitri Krioukov总结道:“对于物理学家们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这意味着在大自然的运作中,存在着某些人类尚未发现的东西,大脑、宇宙这些网络中,有一些未知的规律在支配着它们的发展,而现在是开始寻找这些规律的时候了。”17世纪,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提出,“超自然”的事物创造了我们熟悉的这个物质的世界。而Leibniz对微积分的成就,使200年之后的科学家们提出了全息论。曾与爱因斯坦共事的伦敦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David Bohm,是现代全系理论之父。那么什么是全息呢?我们可以用照片来打个比方,一张照片,即使我们把它撕成两片了,也能从任何一篇中看到原先完整的内容,而且如果我们把照片撕成非常多的碎片,我们还上能从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内容,这样的照片我们就叫他全息照片。
全息论认为:宇宙是一个密不可分,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了整体的信息。David Bohm曾讲过:任何一个独立存在的事物展开所看到的秩序下,其实都存在着一种不可分的整体的有序性。整体和每个展开的个体同时共存,宇宙就是一张浩瀚的全息图,它的部分包含于整体中,整体也包含于部分之中。斯坦福大学的脑神经学家Karl Pribram是研究大脑记忆存储的,他说,许多研究显示,记忆的存储并不是单独的局限于大脑的特定区域,而是分散于整个大脑。1920年的一连串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中,脑部学家Karl Lashley发现,不管老鼠脑部什么部位被切除,都不会影响它的记忆,老鼠仍然记得手术前学到的技能。在60年代接触到全息论之后,Pribram相信,记忆并不是记录在脑细胞或者大脑某个区域中,而是以神经脉冲的形式横跨整个大脑。
Deepak Chopra作为《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也是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教授,他在《和芬顿邮报》的文章《你的大脑就是宇宙》中,也引用了《自然》杂志的这篇文章。Chopra也同时提到了印度宗教古老的宇宙观——“因为是最小,所以也是最大的”(As is the smallest, so is the greatest)这个和我们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我们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我们会发现,一些古老的宗教往往早早就预言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些基本规则。那么我们不由自主的要深思,在完全没有现代科学的几千年前,宗教是如何早早的发现这世界的本质的呢?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