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报道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8月28日报道称,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近期发布报告认为由于新技术涌现,在未来15至20年国家间战争的方法将发生巨大变化。
这份报告指出,未来的国家间竞争性对抗将具有3个特点:
第一,战争领域出现新技术。报告称:“无人航空兵将获得极大发展。未来10年无人系统将有能力在战场上识别敌军装备,并对其分类和按照具体威胁排序,这要求各国必须积极发展更加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精确制导弹药和陆地机器人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另一个关键特点。
俄专家认为,只有能够制造成本低廉、实现量产且结构紧凑的先进工业品的国家,才可能在未来20年完成军事技术革命。
第二,作战行动空间扩大。战场将扩展至网络空间、太空和深海。俄专家认为,未来更加先进的系统会陆续部署太空,其在战役战术层面的作用数倍增长,将成为任何军事行动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三,对抗具有全面性。国际竞争将渗透至人类和国家活动的所有领域——经济、金融、意识形态、文化、体育等。报告指出:“军队之间的战争可能会过渡到社会之间的对抗,每个社会都将为自身设定的未来而战”。
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俄防长:未来战争将“没有纠错时间”
6月20日报道 据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6月18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在18日与俄军方高层举行的科研应用会议上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期未来战争理论。”
绍伊古认为,现代战争需要新理论,因为“新一代的冲突是各种传统和非对称战争手段的集合,战斗用时更短,而且根本没有纠错时间”。
绍伊古指出,现代战争的性质由于技术发展和新武器制造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表示:“随着高技术武器和军事装备的入役,调遣军队和军队作战的方式应该得到改善。我们目前在该问题上停滞不前。”他强调,“俄罗斯武装力量将很快接装一种全新武器,其作战性能基于激光技术和高超音速技术,首批样品已经在进行战斗测试”。
图为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
俄罗斯《祖国军械库》杂志主编、军事专家维克托·穆拉霍夫斯基针对俄防长为俄军方领导层设定的任务及任务期限发表评论说:“中期通常指的是未来10至20年。也就是说,这里指的是俄军必须为10至20年后的战争做好准备。不难理解,在这段时间里,在空中、陆上、水下作业的多用途机器人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将显著提升。高精度和高超音速武器、数字控制系统、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如此。当然,包括心理战、媒体战在内的信息战在现代战争中也扮演关键角色。这一切在规划军队建设以及未来动用军队的形式和方法时,都要被考虑在内。
穆拉霍夫斯基还指出,“为军队配备带有数字控制系统的高精度武器后,需要对发起战斗和战役的准备方法进行一定修改。这正是俄国防部军事科研会议的与会者正在做的事情。”
【延伸阅读】未来战争!无人战车可自备无人机打坦克
近日,爱沙尼亚陆军高调公开“忒弥斯”(THeMIS,希腊神话中的“公正、正义女神”)模块化无人战车(UGV)测试视频,展示其可搭载微型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能力,颇有未来战争的节奏。图为“忒弥斯”无人战车,搭载有“保护者”遥控武器站和微型无人机发射器。
“忒弥斯”无人战车释放“黑蜂”无人机并在无人机引导下对敌军车辆开火动态图。
“忒弥斯”(THeMIS)实际是“履带式混合动力模块化步兵系统”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该型UGV由爱沙尼亚“米尔瑞姆”机器人公司研发,全长2米,全宽2.1米,采用模块化搭载设计,最多可搭载750千克作战载荷,可根据不同作战需要,更换不同的作战组件。“忒弥斯”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最大时速每小时50千米,最长续航时间10小时。
宣传视频中的“忒弥斯”无人战车除搭载有挪威产“保护者”遥控武器站(配有12.7毫米重机枪和“标枪”反坦克导弹)外,一大革新之处就是在车体前部加装了“黑蜂”微型无人机发射器(至少可搭载8架),无人战车自备微型无人机联合作战,这一概念较为超前。
“黑蜂”是世界上目前尺寸最小的军用无人机,由挪威Prox Dynamics公司研发,全长仅168毫米(只算机身长,还不及一支钢笔),全重仅32克,已于2013年投入实战。其最大续航时间25分钟,飞行速度每小时22千米,最大飞行高度120米,最新改进型“黑蜂3”的头部还搭载有光电传感器和热成像装置,可在夜间执行监视任务。
“忒弥斯”无人战车可利用“黑蜂”无人机从空中监视战场,“黑蜂”发现敌军目标后,可通过保密数据链向后方指挥部实时传送视频影像及目标数据,“忒弥斯”则可在伏击区等待目标进入武器射程。图为“黑蜂”无人机向后方指挥部传回的敌军战车视频。
等待目标进入伏击区后,后方操作员可直接遥控“忒弥斯”搭载的重机枪或“标枪”反坦克导弹摧毁目标,这一切均可在距离操纵员的几百公里外完成。图为操作员遥控“忒弥斯”使用重机枪摧毁敌军战车动态图。
“忒弥斯”无人战车使用12.7毫米重机枪开火射击。
被“忒弥斯”无人战车击毁的“锯脂鲤”轮式装甲车。
利用无人战车+无人机这一独特组合,部队完全可实现“歼敌于千里之外”的作战目标,而无需担心人员伤亡问题。除用于反装甲作战外,“忒弥斯”还能伴随步兵部队作战,甚至用于运输步兵。
一辆运输型“忒弥斯”最多可搭载3名士兵。
“忒弥斯”无人战车进行雪地越野和爬坡机动测试动态图。
图为搭载单兵防空导弹发射器的“忒弥斯”防空型无人战车。
搭载有通用机枪的“忒弥斯”无人战车。
【延伸阅读】军情锐评:蜂群、狼群、鲸群!航展这些武器勾勒出未来战争雏形
11月16日报道 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已落下帷幕,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歼-10B TVC验证机)以及敞开弹仓的歼-20编队无疑为观众奉献了最大的惊喜。但是除了这些“大国重器”带来的震撼,随处可见的无人装备以及智能控制系统也给我们勾勒出未来战争的雏形。
无人机“蜂群”
航展上的无人机展品可以说俯拾皆是,从固定翼到旋翼、从微型到超大型,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每个展馆都至少有一款隐身无人机,这样的无人机要是放在前几届航展大概都会毫无悬念地预定一个“C位”,而今却成为胃口被吊高的观众眼中的“牛夫人”。
而更符合未来战争潮流的,应是无人化与智能化的结合,智能无人系统也被誉为军事变革的新引擎,而今的智能无人系统正由“智能个体作战”向“智能集群作战”发展,这或许也是那些造型科幻的无人机受到“冷落”的原因之一吧。
具体到无人机系统上,最能体现“智能集群作战”的就是无人机“蜂群”了。在这次航展上一款“微型侦察集群无人机系统”为我们展示了智能“蜂群”的作战模式以及潜力。
该系统是一款完全分布式、高度自动化、智能的空基无人集群侦察作战系统。例如,5架无人机的编队侦察任务,只需在控制台输入4点经纬度以及任务设定,5架无人机就可以实现自主组网编队。
5架无人机自主分配各自任务并协同工作,如果有无人机遭受损伤,其他无人机会自主接过其任务,侦察得到的高清视频画面会实时传回控制台。完成任务后,5架无人机自主返回,并依据各自状态智能选择各架无人机的降落顺序,比如飞行状态不稳定的无人机可以优先降落。而从无人机放飞到完成任务返回,全程不需要有人介入。
美国防部长办公室发布的《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05-2030)》认为,在2025年左右,无人机将具备集群战场态势感知和认知能力,能够完全自主和自行组织作战。美军的“小精灵”项目、“编群战术空间”计划以及“低成本无人机蜂群技术”项目都是无人机“蜂群”技术的探索和验证。
资料图片:微型侦察集群无人机系统。
资料图片:1.2吨轻型履带式多用途无人战车。
无人战车“狼群”
除了无人机“蜂群”,地面无人战车组成的“狼群”也是“智能集群作战”的最新探索。在珠海航展上一款“1.2吨轻型履带式多用途无人战车”为我们展示了无人战车“狼群”的应用潜力。
据介绍,该战车大体可分为3种应用,自主侦察打击、巡逻警戒以及伴随作战,可根据具体作战任务需求改装各种任务模块。
例如在一些要点地域防卫警戒任务中,数台自主巡逻的无人战车就可提供严密的防卫,通过任务设定,这些无人战车能够在发现威胁目标时发出告警、也可以直接向威胁目标发动非致命攻击以及向操作员提出致命武器开火申请等。
而在作战任务中,这些无人战车不仅能够自主侦察打击,还能伴随装甲部队作战,随时提供火力支援以及执行最危险的任务。
在国际上,无人战车研制最为活跃和高调的是俄罗斯,其明星产品“天王星-9”无人战车今年还完成了在叙利亚战场的首秀,尽管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无人战车取代坦克成为未来的“陆战之王”似乎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资料图片:“瞭望者Ⅱ”察打一体导弹无人艇。
无人艇“鲸群”
“蜂群”、“狼群”之后还有“鲸群”,相对于无人机以及无人战车,无人作战艇在珠海航展可能还算是“稀罕物”。
首次亮相航展的“瞭望者Ⅱ”察打一体导弹无人艇,机动性强且具备较好隐身性能,其最大亮点是具有全自主驾驶模式,以及能够针对大型目标实施集群失能性打击。
另外一款名为JARI(杰瑞)-USV无人作战艇,可携带导弹、鱼雷等武器,自主完成对海攻击以及搜潜反潜等多种作战任务。这款无人艇不仅能够“单打独斗”,同时也可以组成各种规模的无人艇编队,以及有人/无人舰艇混合编队。
在未来的海上作战中,无人舰艇以及潜航器等无人装备将成为作战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当下频频被提及的介入与反介入作战,危险、恶劣的作战环境中,能够自主高效作战的无人集群不仅能大幅降低人员伤亡,也将成为整个作战链条中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实的“盾”。
未来的战场将是无人装备的天下,特别是“无人智能集群”将彻底颠覆传统的作战规则,无人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将成为战争胜负天平中最重要的砝码。珠海航展上令人欣喜的无人智能化技术探索,或许将为我们决胜未来战场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文/董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