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又称为不确定性原理,是由德国科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该原理说的是,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比如速度和位置,不可能同时测出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精确,另一个量就越模糊,两者误差的乘积必然大于h/4π(h为普朗克常数)。
测不准原理给人的思想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牛顿经典物理的世界观,简单地说,就是一切都是确定的,位置、速度等等都可以精确测定。如果这些都无法精确测定,传统科学的根基已经完全的动摇了。
测不准原理提出后,人们对此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海森堡对测不准原理的解释是:要观测某个粒子的位置,则至少要用波长较短的光子照射它,但光子有动量,如果波长较短,则能量越大,对粒子的影响也越大。总之,位置和速度不可精确测量。说白了,海森堡认为测不准是因为测量手段与被测物体之间不可避免要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扰动。
海森堡是测不准原理的创立者,按说他的解释是最权威的。然而海森堡对测不准原理的理解却遭到了占据主流的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玻尔的猛烈抨击。玻尔并不否认测不准原理,但他认为该原理的基本概念有问题。玻尔认为测不准原理的基础在于波粒二象性,海森堡由傅立叶变换推导出测不准原理,基于这一过程的解释已经将数学凌驾于物理之上。因此玻尔坚持“完备的物理解释应当绝对地高于数学形式体系。”
这样的争论可以说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至今仍没有定论。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等等。这些观念在人们探索量子世界时受到了猛烈的挑战。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似乎在模糊。
由于测不准原理的存在,宇宙的命运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在牛顿的基础上提出宇宙是完全被决定了的,只要知道宇宙某一时刻的状态,那么他可以清晰预言宇宙中的每一件事。而海森堡深刻地提出,所谓“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错误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因为前提是“测不准”的。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可以说为拉普拉斯的学说正式画上了句号。
近年来,日本科学家精确测量出了超出海森堡不等式的极限值,加拿大科学家也进一步缩小了海森堡的误差极限。可以说测不准原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修正。但它仍然作为一条基本原理被深刻地写在量子力学教程中。
测不准原理影响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有人习惯了决定论,觉得这样更坦然。有人并不喜欢决定论,觉得这样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到底是好是坏,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