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仰望星空,而非注目脚下”,这是已故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当我们真的抛下一切,仰望星空的时候,不需要太长的时间,我们就能够感到自身的渺小,因为相比之下,宇宙太大,漫无边际。在我们眼中无可比拟的太阳,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存在,这样的恒星,宇宙中多得不可计数。
仅仅是在银河系之中,这样的恒星就有1000亿到4000亿颗左右。而通常认为,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多达?2万亿个以上,如此计算,整个宇宙的恒星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描述的数字。
宇宙中有多少恒星,或者说银河系中有多少恒星,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天文学问题,简化一点来讲吧,我们可以通过银河系的引力场对于银河系外围天体以及卫星星系的影响来得出银河系的引力大小,而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据此,我们可以大体计算出银河系的整体质量。
然后根据银河系的恒星密度来得出最后的恒星数量。所以,我们得到的也只是一个估算的数据区间,而这个区间还是很大的,毕竟1000亿与4000亿的差距很大。然而星系中并不只有恒星一种天体。
除了恒星以外,星系中还有比恒星小的行星、卫星、小行星等等,这些天体的数量才真是无法计数,而比恒星更强大的天体黑洞,其数量也同样是个迷。
我们知道,在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黑洞,我们将其命名为人马座a*,这是一颗诞生于宇宙之初的原生黑洞,其质量巨大,所以才能够带动银河系的银心运转起来,进而带动整个星系运转起来。而在宇宙中,像如此质量巨大的原生黑洞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黑洞都是恒星级的。恒星级黑洞并非诞生于宇宙之初,而是由恒星或中子星变幻而来的。当大质量的恒星的燃料耗尽,其氢核聚变进行到铁元素的时候,超新星爆发就出现了,随后便坍缩为黑洞。
恒星级黑洞除了由恒星坍缩而来,也可以由中子星碰撞产生。
只要两颗中子星的质量足够大,那么在发生碰撞之后就会坍缩为一个黑洞。一直以来,之所以难以确定银河系的黑洞数量是由黑洞背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黑洞实在是太黑了。
黑洞强大的引力让光也无法逃脱,所以无法通过任何观测手段直接发现黑洞的存在,我们只能借助于黑洞吞噬大量物质时发亮的吸积盘来确定黑洞的位置。可如果一个黑洞周围的物质稀疏,那么其几乎就是不可见的。所以无法确定黑洞的密度,也就无法通过计算来得出黑洞的大致数量。
银河系有多少黑洞真的是无法得知的吗?不然。
天文学家发现如果是恒星坍缩还是中子星碰撞,在黑洞形成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金属物质被抛撒到宇宙之中,这就为我们计算黑洞的数量提供了一个线索,我们可以检测银河系之中的金属丰度,然后再通过已知的银河系的总质量来进行计算,最后就能够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数据显示银河系大约有一亿个左右的黑洞。虽然其数量不到恒星数量的千分之一,但也足够令人赞叹。而未来黑洞的数量显然还会增加,因为黑洞是大质量恒星的最终结局。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