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大行星有八颗,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根据八大行星的物质构成,我们又可以分为“岩石行星”和“气态行星”,其中岩石行星是指由硅酸盐岩石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岩石行星,岩石行星的个头通常较小。
而气态行星的成分主要是由气体来组成,通常体积和质量巨大,从而才能利用引力把气体吸引住,在八大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气态行星。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着一个小行星带,这里分布着数量超过50万颗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绝大多数的个头都很小,所以根本不可能是气态行星,应该可以理解为是很多组成岩石行星的碎片,有人形象地称这些小行星为太阳系的“积木”。
为什么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会有这么多的小行星?科学上有各种说法,其中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在不同的轨道上,物质由于引力不断聚集而形成行星,也就是说本来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也会形成一颗行星的。不过,由于该轨道位置距离木星太近,而木星的体积和质量巨大,由于受到木星重力作用的影响,使得物质很难形成巨大的行星。
小行星带中的这些小行星很有可能带有太阳系形成初期的信息,近些年人类不断加大力度探索小行星,目前人类已经对超过12万颗小行星进行了编号。在小行星带中个头最大的一颗是“谷神星”,直径大约为950千米,是一颗矮行星。除此之外,在众多小行星中个头最大的三颗分别是灶神星(直径525千米)、智神星(直径520千米)和婚神星(直径240千米)。小行星带中的众多天体并不老实,有一些调皮的小行星会脱离轨道,有些会对我们地球造成威胁,甚至撞击地球,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很有可能是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