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个问题突然袭击了我的脑子:
“人类在光的帮助下,能清晰刻画前路,稍加思索,还能创造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那如果……
没有光呢?
我们肉眼所能见到被称为“物质”的东西,都是因为光在视网膜上,接触了视网膜上链接大脑的小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报告给大脑,然后大脑给出了反应——哇!这是一个东西!
然后这些东西,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物质”。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对未知的“物质”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探索的好奇心,而对于已知的“物质”;
偶尔会感到枯燥——如果使用物理学专用名词去解释其内在联系及本质。
但事实是就算面对匮乏的专业知识,也不可避免将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未知因素变成了理性的追求;
伴随着理性的探索,更多的假设性理论迎刃而生——暗物质理论
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的“暗宇宙”,与我们的宇宙交织在一起。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暗宇宙中的暗居民们或许过着跟我们一样丰富精彩的隐秘生活。
科学家针对暗物质做了一套实验,然后提出了一个假设:“通过超级WIMP模型华丽提出暗物质的隐秘世界,在这个世界是不是和光下的世界一样,充满生气?”
这个假设令人兴奋,然后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上兴致勃勃的提出想法:
“有没有可能存在一整套看不见的粒子?会不会有一个跟我们一模一样的隐秘世界,包含着我们看不见的电子和质子,构成我们看不见的原子和分子,再构建起我们看不见的行星和恒星,甚至演化出我们看不见的人类呢?”
结论很快就出来了:
基本的观测事实表明,隐秘世界不可能跟我们看得见的这个世界一模一样。
时隔了很久
2017年,科学家好像探测到了暗物质粒子,然后解释了一下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之后,科学家们总结:
迄今为止我们还是不知道暗物质究竟是什么成分。
其实很多人说:“暗物质用它的‘不存在’证明了它的‘存在’。”
但人类探索从不存在:外星生物——暗物质宇宙——太空移民看,人类好像要谱写一部超越极限实现梦想的《未来宇宙》序曲。
但是随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落幕,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智取笑着一些有:“人类毁灭了地球,就可以跑到另一颗星球”想法的人;
称之:“完全是疯掉了”
虽然在未知里,确实存在无数可延伸的多维空间和不同的文明
但
现实始终是光和已知可证明条件的载体
理性的残酷会打破“太空移民”的美梦,智慧会将“暗物质宇宙”带来冷漠的依据。
人们常说:“我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怎么滴?你是暗物质世界的人,我是地球人?
宇宙虽有无数颗行星,人类却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虽然很大,但在七十多亿人里遇见“你”,真的很不容易
为了“你”的幸福未来——我决定珍惜地球,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从我做起!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