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么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看到,无意义是今天一个普遍的主题,我们用各种方式来组织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来对抗虚无。
那么理解这些思想,理解生命的意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对我自己来说,很大的一个帮助是确认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都是靠一些阶段性的目标活着的:小时候的目标就是长大, 好好学习,上课的时候盼着下课,盼着回家。回到家以后盼着把作业写完,可以看电视。小学盼中学,中学盼大学。大学的目标呢,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好工作。真的开始工作了,目标就更明确了。每年都有考核,每个季度都有 KPI 。同时,根据我们的年龄,我们还要考虑谈恋爱,结婚,买房,生孩子,把孩子养大……等等等等。这些目标,构成了我们每一刻奔忙的意义。所以每一刻我们都觉得,现在没有真正在活着。等到将来吧,等到我的目标实现以后。当然目标实现以后又会有新的目标。好像我们的意义感永远是在明天,而不是当下。
但是总会有一些时刻,我们会暂时性地停下来,想一想:「我」到底要做什么呢?可能是喝了一点酒,可能是年底了,大家聚在一起,从往常的生活序列里跳出来的时候,就会有点恍惚,看着眼前忙忙碌碌,走马灯一样的生活,我们开始想,这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吗?它们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到底在哪里?
理论
这种感觉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它是一种广义的,深层次的,孤独感。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中有一种描述,叫存在孤独。
我们对孤独都不陌生。欧文亚隆把孤独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最表面的层次叫做「人际孤独」:其实也就是独处,跟别人有距离,没什么朋友之类的。
第二个层次是「心理孤独」:朋友很多,但是心里感受不到联结。表面看上去是很热闹的,心里很冷。因为心里压抑了很多欲望和情感,避免可能遭受的伤害,所以存在着分裂感,在人际情境中体验不到正常的快乐,感到孤独。
第三个层次就是「存在孤」了。它说的是:个人与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一个人不是没有朋友,他也不是体验不到对这些人的情感,这些都有。我们照样可以说说笑笑,我喜欢他,我也知道他喜欢我,但在我心里一个很深的地方,我知道我们在本质上仍然是两个无法融合的个体。我还是我,我的生命还是我的生命,走向生命终点的路上,最终是我一个人。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