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短短百年时间里取得的文明成果,远超之前数千年的总和。
正因为人类文明在这数百年间一直都是发展的,并且发展速度极快,所以不少人潜意识中产生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因为人类文明是加速发展的,所以人类改造大自然甚至是改造宇宙的能力也是不断加强的,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文明将会发展到今天难以想象的程度,届时在宇宙中我们可以想去哪就去哪。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人类文明目前之所以有这种发展速度,是因为我们正处于这个时代技术高峰发展的阶段,所以才会出现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错觉,当所有理论技术全部被实现之后,将会迎来一段平稳发展期。
这段时期和公元前2000年~15世纪这段时期很相似,世界各个地区的文明起起落落,但是因为缺少契机,谁也无法突破科技瓶颈,走上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而我们现在所在的时期,可能对于未来的人类文明来说,同样处于这样一个“原始”时期。
其实说了这么多主要就是为了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是一直在“加速”,更重要的是,即便是一直在“加速”,征服宇宙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因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现在所在宇宙的一些基本特性,决定了它对人类存在一种绝对的“束缚”,这些束缚就像枷锁一样将人类锁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
可能大部分人非常好奇文中所说的“束缚”究竟是什么,其实在这些束缚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光速以及宇宙距离尺度所到来的一些让人害怕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与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不论是寿命还是体积,人类都是极为渺小的,甚至连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渺小的。一方面,以目前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旅行者1号”来看,人类仅仅想要离开太阳系就需要花费1万年的时间,这比人类目前文明历史都要长。
另一方面,即便是人类造出了比现有飞船速度更快的宇宙飞船,整个宇宙的尺度也是让人极为恐惧的,因为按照光速计算,光想要达到可见宇宙的“边缘”需要花费400亿年的时间,这样的距离尺度对人类而言,无疑是一道解不开的禁锢。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想,是不是人类飞船达到光速就能突破这种“封锁”了呢?其实这不仅仅是光速的问题,即便是突破了光速,外面还有着比光速封锁更为可怕的“封锁”存在着,比如说宇宙的膨胀。
虽然说人类目前最远能看到465亿光年处的星系,但是看到的这些光线只是星系在465亿年前发出的,并不是它们目前实际的位置,因为宇宙在不断膨胀,它们早已经移动到更远的地方了。
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可观测宇宙范围内的星系,其实是465亿年前,处于200-300亿光年位置的星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越来越糟糕,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宇宙也会变得更加的空旷。
比如说目前距离太阳系4光年左右的比邻星,可能在许多年后就会变成8光年、16光年……。那时候的宇宙对于人类来说将会更加难以生存,倘若太阳系遭遇什么变故,人类的宇宙殖民活动将会变得难上加难。
从以上的迹象中似乎不难看出,宇宙似乎正在“放逐”同时“封锁”它内部的智慧文明,让他们生活得更加艰难。
那么以人类的发展速度而言,未来会有一天能够突破这种“封锁”吗?目前有许多科学家对人类未来能够突破“封锁”持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有未来至少三个方向或许能够突破这种封锁。
一、利用钟慢效应
未来可以利用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制造出一个城市大小的宇宙飞船,并且将它加速到接近光速。因为受到钟慢效应的影响,飞船内部的时间会流逝得很慢,只要飞船速度足够快,那么飞船外面过了百万年的时间,飞船内部可能仅仅才过了几秒钟或者几分钟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飞船内部的人类来说,仿佛有一种瞬间来到外星球的感觉。虽然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但是至少飞船内的人能够在别的星系留下传承,人类文明不至于消失在宇宙。
二、利用虫洞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第一种情况的完美版本,利用相对论中提到的“虫洞”。也就是制造一个人工可控的引力波,达到扭曲空间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把宇宙中其他位置的空间与扭曲过的空间连接在一起,百亿光年的距离可能瞬间就能到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瞬移”。
不少物理领域的专家学者认为,这种方法是光速恒定的规则下,人类最有可能实现的太空旅行方法,当人类真正能够实现它的时候,人类文明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
三、利用“弦”
在弦理论中,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是一种叫做“弦”的东西。不少科学家认为,突破“弦”,是人类开启平行世界(相邻宇宙)的关键,而这样做会给人类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还是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没有人知道。但是不管怎么说,它都是人类突破宇宙“封锁”的办法之一。
以上三个就是人类在可见的未来,突破宇宙“封锁”的方向和方法。当然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在没有实践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说不定人类在未来能够找到比这些方法都要好的办法来突破宇宙的“封锁”。
您认为人类未来能够突破宇宙的“禁锢”吗?欢迎在下方说说您的想法!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