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瀚宇宙、群星璀璨,我们所看到的是所有的星体都存在于一片黑暗之中,而如果宇宙是白色的,会是什么样呢?为什么就一定是黑色?宇宙的起源有一种天文学理论,大爆炸宇宙论,其在学术界影响较大,是1927年由比利时数学家勒梅特提出,他认为最初宇宙的物质集中在一个超原子的宇宙蛋里,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大爆炸宇宙论,也只是对于宇宙仅仅为一个点,其他为空白无法估量,而压缩在一个极小空间的一种意象,在宇宙的初期温度高达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达到了无法预计,整个宇宙只有电子、光子、中子、质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而达到平衡。因为整个体系不断膨化,导致温度降到约10亿度时,中子开始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中氧、氦等元素,再到温度进而下降到100万度后,宇宙中的物质主要是电子、光子、质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再到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降低退去。宇宙间主要剩的是气态物质,气体慢慢汇聚成气云,在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如果宇宙空间真是无极限,星体不计其数,光照时间无限长,夜幕上应该都是发光的星星,没有任何空隙,应该一直都是白色才对。
为什么事实并不是这样呢?第一,宇宙其实并不是无极限,直径约900亿光年,光这时间也并非无限长,不超过137亿年,也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时间。其实宇宙并不是从来都这么黑,大爆炸最初那段时间,宇宙相较现在小多了,里面的物质更稠密也更加亮。但是从那时到现在,宇宙一天天暗下去。
第二,银河系中的恒星70%都是红矮星,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远不到太阳的二分之一,发红色光芒,亮度比较暗弱,所有红矮星都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能够看到,肉眼是无法发觉的。但它们占了恒星的大部分,银河系外恒星的数量无法估计,但肉眼无法看,到这个问题,我们就没有深究的必要了。所以天体发光能力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宇宙是我们肉眼中的黑色?
第三,星际间的星云都含有大量消光物质,它们挡住了很多的光芒,最后恒星都有一定的寿命,体积越大,亮度越高的恒星寿命越短,会爆发为新星或者超新星,然后转化为白矮星或中子星,我们就看不到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无法成为白色,而是一片黑色了。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