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6 12: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病毒传播的相关知识在这篇文章中说的很详细。
名著细读第三期丨《病毒来袭》:流行病发生的原因野味为什么会感染病毒,有2方面原因:
1. 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种类多
野生动物间存在病毒传播的网络,动物的觅食行为,黑猩猩等猿类的狩猎行为会加速病毒的传播,仿佛为病毒的传播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增加病毒重组变异的概率与传播的速度。
动物在享用猎物时,病毒通过血液、唾液和粪便溅到身体的开孔处(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身上所有疮口或者伤口),这加强了病毒在动物间的流通。
当然,我们将目光放至整个生态系统,不可否认的是,食物链加速了病毒的传播。而在食物链中高级别的动物与低级别动物相比,体内一般具有更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可以将这一过程视为微生物放大作用(microbial magnification)。
事实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便来自于黑猩猩的捕猎。近年来,科学家一致认为人类的HIV病毒源自黑猩猩群体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而2003年的研究表明,黑猩猩体内具有的SIV病毒实际上是一种镶嵌体病毒,正是由红顶白眉猴和大白鼻长尾猴自然感染的两类SIV病毒株的基因片段重组而成。
由于黑猩猩的SIV存在重组现象,这表明病毒并不是源于黑猩猩祖先,当人们对黑猩猩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红顶白眉猴和大白鼻长尾猴正是黑猩猩的猎捕对象,因此极有可能是由于黑猩猩的狩猎行为,使得某一时刻的黑猩猩兼具长尾猴病毒和白眉猴病毒,从而产生了全新的镶嵌体变异病毒。
2. 人类抵抗"野味病毒"的能力较差
人类随着进化发展,可携带的病毒数量减少,这使得人类对于抵御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功能减弱,一些保护性的疾病防御策略丧失,与此同时,其他动物携带的病毒种类和变异水平远远高于人类。而且实际上,亲缘关系越近的动物,其免疫系统、生理机能以及行为越相似,这使得病毒更容易在亲缘相近的物种间传播。正因如此,蝙蝠作为哺乳动物,与蛇相比,更容易传播给人类病毒。
因此人类本身很容易受到近亲动物所携带的病毒侵害,当一些亲缘关系较近的哺乳动物所携带的病毒重新感染人类时,人类毫无招架之力。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野味”给人类带来的潜在风险非常高,这些“野味”的“野”,意味着它们的病毒多样性和变异程度更高,造成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