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11 2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撰文 | 云风 图源 | 互联网
导语:这个问题问得过于笼统,所谓“真正理解”的概念很模糊,所以只能从分为三个层面来进行回答了。
真正理解黑洞这一天体
如果按字面意思上的真正理解黑洞,那就是对黑洞无所不知的人。这样的人,我可以明确地说,这世上一个都没有。
包括史瓦西、包括史蒂芬霍金,也包括基普·S·索恩等黑洞专家。尽管这些顶尖的物理学家一辈子都在研究黑洞,已经是人类中最懂黑洞的人,但距离真正理解黑洞还非常遥远。因为黑洞迄今为止还有很多谜题未能解开,人类对于黑洞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上。
它究竟如何诞生的、奇点是否真的存在、被它吸入的物质哪里去了……等等,统统都还在进行研究和推导,且迄今为止尚无定论,即便任何一个黑洞专家都还不敢妄自断定已有的黑洞理论全部都是正确的。换言之,根本没有人真正理解它。
真正理解人类学识中的黑洞
虽然人类目前未能将黑洞研究透彻,不过毕竟有那么一些人穷尽一生在对其进行研究,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史瓦西、史蒂芬霍金、基普·S·索恩。
当然,对黑洞进行过深入研究的远不止他们三个。或出于好奇、或出于职能、或出于兴趣……总之,当史瓦西通过演算发现了黑洞的存在之后,很多天体学家都在倾尽全力地探索这一神秘的天体。
他们用初始的理论继续推导,得到了更多的理论,然后不断地优化和修正,逐渐将黑洞的全貌和特性呈现在数学模型,并变得愈来愈清晰。而完成这一切,依靠的仅仅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数学公式。
也正因如此,在整个推导的过程中,他们饱受了质疑,很多人带着嘲讽和鄙夷的态度否定黑洞的存在。可最终,他们用一张照片向所有人证明了,他们的确是对的。这一点,不得不令人叹服。
从爱因斯坦举起《相对论》,拉开了黑洞的帷幕后,这些人就用数学向世人演绎了一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又万法归宗的史诗大戏。
不过,参与了这场大戏的人,尽管谈不上屈指可数,在人类比例中却不及万一。
真正理解黑洞这场大戏
如果那些发现并描绘出黑洞的物理学家是戏中的主角,那么对黑洞感到好奇,并进行过了解的普通人,就数不胜数了。不过,这其中仍然有着很大的分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其中绝大部分仅仅只是好奇,有的浅尝辄止,有的不求甚解,只生吞活剥地看了一些关于黑洞的文章或影片,即不探究内容的来源,也不思考内容的准确度。这部分人对黑洞只管中窥豹地作了一丁点了解,连理解都谈不上,自然谈不上真正理解了。
如果拿电影来比喻的话,影片中对人物性格的细节刻画他们不知道,情节的准确度和逻辑性有多高也不重要,只知道故事讲得还不错。
二、还有一部分人对黑洞除了好奇,还保有兴趣。他们看过大量与黑洞有关的文章、书籍、纪录片等等。这部分人属于黑洞的业余爱好者。他们对黑洞算是有一定的理解,对黑洞的认知也相对正确得多。因为他们看得多,脑子里有了大量的内容储备,所以每当读到与黑洞有关的内容时,能够与脑子里已有的内容进行比对,再视情况判断是否进行添加和替换。
不过,以通俗性读物来吸取知识,又用主观认知的方式来甄别内容,出错率是非常高的。因为通俗性的文章和影片对科学理论的表述本身就非常片面,甚至存在大量断章取义的情况,所以这部分人对黑洞的理解仍然存在很大的误区,只能算有一定理解,远远谈不上真正的理解。
最好的例证就是在科学类论坛中,有时会见到两个或多个黑洞的业余爱好者对已完善且毫无争议的黑洞理论产生争执,因为他们对同一理论各自有各自的理解,都不全面,也都不全对。
三、在业余爱好者中,还有一部分人对黑洞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不仅阅读了大量关于黑洞的科学著作,还查阅过很多与黑洞相关的学术论文。不过,这部分人只占极少数。
因为科学著作力求严谨,在遣词调句时考虑的不是阅读体验,而是不遗漏任何细枝末节。为了表述一个小问题,也会用上大量文字从多个角度去不断叙述,能静下心来阅读这种书籍的人少之又少。
学术论文就更不用说了,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晦涩难懂,没有相当量的专业知识根本读不懂,对普通人而言,那无疑就是天书。
但也只有这些“天书”才能全面而精确地将黑洞的理论表述出来,因此,也只有读过这些天书的人,才能深刻地理解黑洞的理论。这些人尽管与物理学家还相距甚远,但却是常人中对黑洞理解得最透彻的了,勉强算是真正理解黑洞的普通人吧。
只不过,这部分人往往不会就黑洞问题与我们这样的普通爱好者产生太大的交集,因为你会去跟一个三岁小孩认真分析LOL的战术策略吗?
这类人具体有多少,还真不好说,不过在这个年代的中国,我想这种人应该不到千分之一。毕竟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不爱阅读的时代。大部分人甚至连通俗类的畅销书都读不下去,更别说专业著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