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现象大概就是「万物皆可弯」吧。
在爱因斯坦终于找到通向广义相对论的正确入口,也就是等效原理之后,爱因斯坦又花了几年时间,才找到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时间和空间是弯曲的。如果用两句话来总结,该怎么说?物质决定时空如何弯曲,弯曲的时空决定物体如何运动。
爱因斯坦是如何想到时间和空间是弯曲的?
我们用弯曲的面来打比方。比如球面,你拿一个球面,在远处,我们看到一个球面,如果我们将球面放在眼前,只看一个局部,我们注意到,一个很小的局部其实并没有那么弯。这个局部越小,那么,它越不弯。直到我们将局部变得无限小之后,这个局部无限接近一个无限小的平面局部。
现在,我们将很多很多无限接近平面的小局部拼接起来,我们就得到一个球面。当然,其他弯曲的曲面也可以这么做出来,比如轮胎面以及其他更加复杂的面,比如,一张长满青春痘的脸。
这种方法,其实是几何学家发现的,这些有名的几何学家,包括了高斯、罗巴切夫斯基以及黎曼。
到了 19 世纪中叶,德国数学家黎曼将这种研究曲面的方法一直推广到任何维度的空间。其实,我们普通人很难想象一个弯曲的三维空间长得什么模样,因为我们自己生活在三维空间中。
但是,数学家可以用抽象的办法来研究弯曲的三维空间,就是将无数个无限小的平坦的三维欧氏空间局部拼接在一起。当然,弯曲的四维空间、更高维的空间都可以这么研究。
说了这么多,那么,爱因斯坦是怎么想到弯曲的时空的呢?这正是他的等效原理的功劳。
回顾一下等效原理:在重力场中自由下落的参考系里,我们看到的物理学定律和狭义相对论中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一个自由下落的人看到的时间和空间,就是狭义相对论中的时间空间,也就是闵科夫斯基时空。
爱因斯坦想到,闵科夫斯基时空就像没有弯的空间一样。但是,重力场中不同的地方,自由下落的参考系是不一样的,很简单,比方说,北京的一个自由下落参考系,就完全不同于纽约的一个自由下落参考系。
爱因斯坦将这些不同的自由下落参考系称为局部惯性参考系。因此,在一个重力场中,有很多很多局部惯性参考系,将这些不同的局部惯性参考系拼接起来,我们不就得到了一个弯曲的时空?这种做法,很像几何学家研究弯曲空间的做法。
那么,一个物体,是怎么在弯曲的时空中运动的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