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43_avatar_small 楼主: floatagfly

为什么上亿年的恐龙没有产生文明,两百万年的人类却产生了文明?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15 1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方面的原因:
一、碳基猴子的大脑进化也是历时几千万。
二、被子植物的出现增加了环境的复杂性。这两条参见:
为什么上亿年的恐龙没有产生文明,两百万年的人类却产生了? - 泥泥狗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上亿年的恐龙没有产生文明,两百万年的人类却产生了?不过要补充一下 @泥泥狗,被子植物不但提供了猿类生存的树和使用的果子,而且被子植物进化速度快,产生的防捕食化学物质更新快,事实上所有的被子植物都是有毒的,只不过某些被子植物的毒被人类耐受而成为人类的食物。
由于被子植物不断研发新型生化武器,导致整个食物链不断换代。不断有食草动物不能适应生化武器被淘汰,进而又导致以它们为食的肉食动物灭绝,结果就是环境的复杂度疯狂飙升。
举个例子,大家觉得牛是很普通的食草动物,但是草食恐龙与牛竞争基本上是完败。牛的智商能够分辨多种有毒植物,换成恐龙只能被莫名其妙的毒死。牛犊出生就能走(恐龙蛋显然不能)。
甚至有说法认为被子植物的生化武器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三、大陆漂移增加了环境的复杂性。人类诞生的时代是地球大陆分开的最严重的时代,分开的大陆产生了多种负责的气候和相对独立的生物圈,这也增加了环境的复杂度。、
为什么有观点认为澳大利亚的动物都很傻?四、对于大型动物,胎生哺乳是巨大的优势。
即使人类,出生后的脑细胞数量也是基本不再增长的,据我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了解,可能任何智能网络都很难在启用后进行硬件升级——无论是人工神经元网络还是人脑神经元网络。
卵生的恐龙难以拥有大量了脑细胞,限制了恐龙的智力上限。
不过,大部分甚至可能所有恐龙都没达到这个智力上限,目前来说,渡鸦鹦鹉的智力也是很高的,最聪明的恐龙可能还没有渡鸦聪明。
人类拥有聪明的大脑代价是巨大的——包括难产、漫长的童年、巨大的蛋白质和能量消耗、匮乏的体力、放弃保温而强化散热的体毛分布。
PS:感谢评论区指出,开花植物在白垩纪中期已经大量出现,看到我关于开花植物的论点不很严谨。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15 1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不是进化的必然,因为适应环境才是进化的目的。这就导致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必须满足一些极其苛刻的条件才会诞生文明————发达大脑、有拇指的非行走用的双手、直立行走、群居、杂食、有语言。


非鸟恐龙主要比拼体型、牙齿锋利程度、身上的尖刺防御力等指标,因此就算某种非鸟恐龙开始进化出智慧,没过几代可能就被体型更强壮的恐龙咬死了。由于能量在食物链传递会逐级递减,纯肉食动物几乎难以发展出文明;因为单纯吃肉无法让这个种群维持发展文明的人口基数;而只吃素,营养太单一也太容易向“躲避掠食者”、“增重抵御掠食者”的方向进化,比肉食动物更不需要高智商,这就淘汰了99%的非鸟恐龙了;鸟类和鸟类祖先小型兽脚类恐龙还有点戏。不是说压根没戏,而是耗时太长。


如果非鸟恐龙没有灭绝,也不太可能永远占据所有生态位领导位置了,不用担心灵长类不会出现之类的问题。首先是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其必然取代裸子植物成为植物界霸主,这会极大冲击素食恐龙的生活方式。可以预见的是,肯定会有一大批不适应被子植物的素食恐龙灭绝,这会发生连锁反应导致一批肉食恐龙灭绝。针对被子植物的习性,适应此植物的素食哺乳动物会快速崛起,并成为低级消费者。久而久之,按种类占比算哺乳动物应该会站到20%。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15 19: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过一百年,会不会有“人”问,为什么碳基生命几十亿年都没有产生文明,而我们硅基生命只用短短两百年不到就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15 19: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化加速过程。
随着进化的进行,有益积累越来越多,就会在整体上出现加速现象。但是在局部上加速并不稳定。
比如说最早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然后已发现的最古老生命是38.5亿年前。这就是说,用了7.5亿年发展出了可以发现的古生命。原核单细胞生物出现在33亿年前,这又是4.5亿年。到了22亿年前,才出现最早的真核单细胞生物,如蓝绿菌。这一下子就是11亿年。而有趣的是,科学家发现,植物的叶绿体和动物的线粒体,本质上就是蓝绿藻被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裹起来当奶牛用了。就是说11亿年前基本形成了生命发动机。
然后5亿4千3百万年前到5亿1千万年前,“短短”三千多万年,就出现了现代多数动物的“门”。号称寒武纪大爆发。
3亿6千3百万年前到2亿9千万年前,维管束植物开始发展成大型森林并出现最早的种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然后就是中生代的大恐龙。一直持续到6千5百万年前,就是新生代了。
那么人呢?
36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祖先类人猿,10万年前,才开始有现代人。
在这个过程中,动物的四肢关节也在进化。当然,最早没有四肢。比如很多鱼类都只有鳍。爬行动物的四肢关节往往活动范围比较小,比如鳄鱼——其实鳄鱼的关节已经比较进化了。然后狗的前肢主要只能摁住猎物,而猫的前肢就可以挥舞起来。比如老虎打架有一个技能就是后肢支撑身体,然后抡起前爪就是一轮王八拳。一般狮吹在这个时候就不吭气儿了,因为狮子没这个技能。但是虎吹也就是吹到这了。因为四肢关节更灵活的是猿猴,特别是前肢。而猿猴这个大类里面,玩得比较溜的是人。人可以很好地将前肢弯曲到脑后,然后发力投掷物品。比如标枪。然后这群没毛猴子就可以用一种无伤捕猎的方式猎取大量猎物了。野生动物最发愁的捕猎过程中被猎物击伤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当然还有一个种族主义性质的事情,比如说网传“亚洲蹲”,据说东亚人可以深蹲而欧美人不行,不过我觉得这应该不是种族主义的问题,亚洲蹲这个应该主要是跟生活习惯有关系。仅就野生动物而言,四肢的进化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了动物的竞争力。
从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上来说,动物的依赖性是在降低的,利用能力则阶段性在上升。比如说水母这种随波逐流的动物。再比如说极度依赖水的鱼类。乃至于温度变化会导致蛋孵出雄性和雌性的爬行动物。从心脏的进化上来说,鱼类的心脏就好像一个循环水管的节,可以有很多个节。爬行动物的心脏则无法将动脉血静脉血分开,哺乳动物则完全区分了二者。于是他们的血液功能明显有了区别。同时爬行动物对温度的依赖很严重,哺乳动物就相对来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摆脱对外界温度的依赖。至于人这种动物,则穿起了衣服,现代则直接搞起了空调暖气。
随着进化,动植物的能力越来越强,最终有了人这种动物。他们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摆脱对环境的直接依赖,甚至早在大禹时代就设立了禹禁这些主动管理自然界资源分配的社会传统。可以说人类是一种能够主动、大范围对自然界进行深度管理的动物。在此之前其他动物并不是不能对自然界进行管理,但是他们的管理往往比较浅薄,常常停留在习性的基础上。比如说河狸咬断树木去搭建巢穴,此举明显是对自然界的资源进行了管理。但是管理过程中他们经常被倒下的树给压死。其实人砍树被树砸死得也很多。但是随着就经验和技术的增加,砍树越来越安全,现在的问题是人不悠着点就砍得太多了。不过人对自然界的管理也有很多不足,管理能力还是不够。
然后在人的基础上搞出了计算机。计算机的能量来源是电机。可以说,随着生命的进化,地球上终于搞出了一种新的物种门类,而且这个门类的能量来源不再是圈养的线粒体叶绿体。说起来,这算是自22亿年以来至今最大的一件事情了。科学家做了一种叫做细胞自动机的数学研究,这个研究就是用一个简单的规则去推演图形变化,然后如果规则设置准确,那么图形会不断地自我重现,比如说发出一个小的图形,然后小的图形会变化成一个大的图形,然后大的图形演变出许多大的图形。就好像一条鱼不断地产卵然后卵变成鱼。而这不过就是比较简单的规则就可以实现了。用这些规则甚至可以设计出贝壳图案。简单的规则发展出繁复的自组织行为。
这实际上就说明进化随着积累逐渐在加速。一开始挣一块钱都很难,后来就是定个小目标,先挣一个亿。这一个亿在最开始起家的时候,需要多久才能拿到手呢?有时候我们看着加速慢了,但是真的是基数太大了。比如说前些年油价调整机制,说是涨跌4%就调价。后来实践中发现油价老是处于高位,经常是国际油价回落了,但是零售价还是没变。于是社会上很不满,纷纷谴责。然后相关部门回应说,我们没有故意坑人啊,我们是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的啊。老百姓仔细一算才知道,原来是被调价机制给坑了。怎么坑的呢?起步价100的时候,4%是4块,也就是涨价到104就要提价,提价以后就得按104去买。接着从104掉到了100,一般人觉得这不该降回来了吗?对不起,104的4%是4.16,就是说只有降到104-4.16=99.84,才能降价。所以,当初100的时候,你按100去买,现在又到100了,呵呵,你得按104去买。换句话说,涨价区间小,降价区间大,也就是涨价容易降价难。这就是古人讲的一个故事一样。古人说,养猴子的跟猴子说,早晨三个枣,下午四个枣,猴子都不高兴,养猴子的说,那改成早晨四个枣下午三个枣吧,猴子都挺高兴。为啥呀?是猴子傻吗?古人说是因为猴子傻。其实呢?不是因为猴子傻。而是因为猴子知道,养猴子的不要脸,下午可能就不给你枣了,所以对于猴子来说最佳的策略是先把上午的枣拿到手再说。这个古人是韩非,法家的,他们一贯的就是这副德性,看不起老百姓,而且不像儒家,他们看不起老百姓直接说,儒家还要哄一哄。前些年这个油价调整机制跟养猴子的其实不太一样,因为他们没有四个枣三个枣的诓骗,而是说了一个看起来很公平的调价机制,只要涨跌幅度到了4%就给你调。看起来是不错,问题是降价时的基数是个大数,涨价时的基数是个小数,比例虽然一样,数值却明显不一样。结果弄到最后还是早晨四个枣晚上三个枣的把老百姓给骗了。后来这个事儿终于捅上去了,取消了4%的调价机制,并且缩小了油价调整区间,大大增强了行业竞争力。折腾了4年半,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基数大了,同样数字的变动,比例就小了。
加速度变小,有可能是基数大,也有可能是走上了死胡同。不能一概而论。就目前来说,人类进化是一个极其罕见的爆发性事件。虽然如此,人类目前还没有达到脱离当前生物圈、依靠矿物质独立建立生物圈的能力,所以说发展空间还是有的。计算机等新生命形态还比较稚嫩,其发展逻辑还停留在辅助人工的阶段,距离独立管理社会以及追求进化还有一点距离。说起来,文明智慧的加速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人在这个阶段里还有很多事要做。只不过计算机这些发展起来以后生命形态应该会有大的变化了。计算机是和人以及其他很多生物不属于一个演化系统的生命,但是很多基本规则其实还是一样的。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15 1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哺乳动物是智商和感官极大发展的一支。确切说,人类属于胎盘哺乳类——哺乳类中出现最晚,但却是最繁荣的一支。文明离不开智商的发展,而智商的发展,从胎盘哺乳类早期就已经开始。可以说人类是整个胎盘哺乳类智商发展的顶端。并不是人类开始产生时,才开始发展智商的。
恐龙这一支的智商也有所发展。例如今天的最繁荣也是最年轻的恐龙家族——雀形目和鹦鹉目这两个姊妹群形成的单系群——就已经很聪明了。它们具有鸟类中最高的智商:马戏表演中,除了绝大部分都以胎盘哺乳类做为表演对象外,还有利用鹦鹉、八哥、乌鸦等雀形目和鹦鹉目的成员来表演的。原因就是这些动物有高智商,可以完成复杂的指令。但它们还是晚了一步,让胎盘哺乳类抢在了前面。
所以说,恐龙确实活到了今天,但也没能产生文明。
(因此,我想说,谢熊猫君的回答,图样图森破。大自然已经给出了答案,恐龙并没能去上得了小提琴班,但谢熊猫君却还不知道这件事儿……)。
相似的适应方式在同样的环境中会产生竞争。所以,在同一个地球上,人类已经以高智商发展出文明,再有后来者想以同样的方式发展出文明,就会困难得多。因为有人类的竞争。人类内部各种文明尚且冲突不断,竞争激烈,更不要说再容下一个新的类群插足进来了。所以,未来,其他动物再次发展出文明的可能性会很低。
谢熊猫君在后面的图里,还表现了“人类嗝屁”的遐想(瞎想)。我想说,这是老百姓对地球进化历史的一个长久以来的误解——很多人都以为,一个类群强大一段时间,就会衰落,或者灭绝,然后,另一个无关的新的类群会兴起。其实地球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印象,是因为一种逻辑谬误。
事实上,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类群强大一段时间后,下一个代替它的类群,仍然是这个类群的后代,而不是另一个无关的类群。从谱系的角度说,也就是这个强大的类群,其实永远不会衰落。
举个栗子:我们表观上会觉得——蕨类曾繁荣,后来衰落。裸子植物取代蕨类,之后裸子植物繁荣,然后衰落,接着被子植物取代裸子植物。这样看起来,每一个类群都不会长久,总会被取代。
其实真实的经过是这样的——维管植物自产生到今天,数亿年来一直繁荣,从未被取代。最初维管植物里,只有蕨类,所以体现的是蕨类繁荣。后来维管植物中出现了更高级的类群——种子植物。于是种子植物成为了维管植物的主体,并一直繁荣至今。它同时也代表着维管植物继续繁荣至今。后来种子植物中出现更高级的类群,被子植物。于是今天,被子植物成为了维管植物的主体,也成为了种子植物的主体,并代表着维管植物和种子植物继续繁荣下去。


恐龙也是同样的道理,今天的恐龙只是变了个样子,成了鸟类。它们从来都非常繁荣地生活在地球上。种类达到9000多,是羊膜卵动物中最多的一个家族。咱们胎盘哺乳类,从新生代开始兴起,一直在和恐龙竞争,直到今天。
请注意,自从胎盘哺乳类出现后,恐龙的日子就变得不太好过了。
在全球范围内,几乎只要有胎盘哺乳类存在的地方,恐龙都必须飞上天空,否则无法生存(只有非洲鸵鸟和企鹅是例外)。可见胎盘类的强大。相反,鸟类先占领天空,但却一点也不妨碍咱们胎盘类再次插足天空——在鸟类进入天空后,胎盘类仍有能力前后3次向天空进军:分别是蝙蝠、鼯鼠和鼯猴。也足见胎类的强大。
相比之下,咱们的近亲:有袋类和单孔类。对恐龙的竞争压力小的多。在有袋类和单孔类存在的地方,仍然存在大量不会飞的恐龙。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白垩纪,哺乳动物对恐龙几乎没有产生丝毫的竞争压力。因为那时还没有胎盘类。


好像有些偏题。拉回来一点。
不同的类群,具有不同的功能。一是因为产生了这样的突变,二是因为这样的突变可以被保留。所以这里既有偶然,又有必然。大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发展的,每一步都要有上一步为基础。所以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都不具这样的基础,也就不可能产生高智商。而到了胎盘哺乳类,这样的基础已经具备,只欠东风。鸟类也开始具有了这样的基础,所以雀形目的智商已经开始提高,只是它晚了一步。竞争很可能会导致,即便它有这样的基础,也无法在这一基础上变得更聪明,因为更聪明的变异可能会因为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而被人类干掉(毕竟人类内部的竞争都已经很激烈了)。而且,胎盘哺乳类还有那么多种类呢,要变的更聪明,海豚,黑猩猩恐怕也会在雀形目和鹦鹉目之前,所以轮不到恐龙了。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人类看起来只有几百万年,比恐龙存在的时间短得多,其实这也是一个逻辑谬误。今天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存在的时间都一样长,都经历了几十亿年的生存考验。只是有的变了样子,有的没怎么变。那些没怎么变的,总被人误以为活了很久,很了不起。其实,那些没怎么变的,家族通常都在走向衰落,有些甚至濒临灭绝。而家族兴旺的,都是那些变了的。
举个栗子:蟑螂,就是一个没怎么变的,被认为活了很久很了不起的动物,但实际上,昆虫纲最繁荣的是那四个较为年轻的完全变态的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它们的种类占到昆虫的90%以上。可以说,昆虫纲之所以那么庞大那么繁荣,全依赖于这4个目,如果没有它们,昆虫纲的规模根本不算什么。而蟑螂目作为古老类群,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一支,早就被自然选择挤到边边上去了,有它没它,昆虫纲的规模根本不受影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昆虫纲中是较为古老的,而且仅占到昆虫纲很小的一部分。这足以说明,它们的适应能力,远不如它们的后代——完全变态的昆虫要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4 22: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