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08_avatar_small 楼主: 娣玲

如何评价《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谢谢?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21 20: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就是有很多想法都能带给我们哲思,但同时它又有很多让人争议的地方,有待讨论。在我心里,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个人,如果存在争议,就会有更大的魅力,因为它为我们打开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原文>:“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事物比父权的温存更加远离残暴的专制思想。父权更加看重服从者的利益,而不是只关心施令发号者的权益。同时,根据自然法则,只有在孩子需要父亲帮助时,父亲才是孩子的主人,而这一阶段一旦过去,他们就变成平等的主体,子女将完全独立于父亲,他们对父亲保留的将只有尊敬而没有服从。”P103
哲思:这句话重新定义了父权在我心中的概念。我们都曾恨过父亲的严厉和约束,对父权这个概念有着类似封建余孽的厌恶感。特别是在与母爱的相较之下,父爱的存在与表达方式总是那么别扭,生硬,嘘寒问暖太少,鞭策苛责太多。
印象特别深刻的应该是《红楼梦》中贾政的父权形象,横眉冷眼,恶言相向的习惯总是令宝玉心生畏惧,唯恐避之不及。还有神话故事中《哪吒》对父权的背叛,割肉还父,剔骨还母,与父母决裂。悲哀的是上一代与下一代总是志趣相异,话不投机,并不是不爱,而是他们承受着太多世俗的压力,内心其实是煎熬的,但是他们又足够理智足够世故,总是唠叨着孩子听不懂的道理:不要与世俗对抗,否则受伤的只能是自己。然而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就是不服气,一定要走自己的路。结果,神话故事结局完满但毕竟是幻想,红楼梦来源于生活才更接近现实。
当我们为人父母后,才知其中的无奈。父权的威严让孩子敬畏,为的是便于管理,要求的是听话,服从,是对孩子的未来肩负的责任感和挥不去的焦虑感。亲情应该天生就是怀着舐犊情深的感情而萌生的吧,即便是动物,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孩子。然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法则之下,父爱才不得不变得扭曲,违背了初衷,它遏制着孩子的自由成长,担忧着孩子的过去将来,于是父爱变成了父权。直到孩子长大后,父亲变老后,这种爱的亲情还是隔着一层尊敬。因此,当看到这段话,才发觉父权的产生似乎也存在着必然,也竟让人心生同情。
<原文>:“我知道你的国家的快乐,你却不明白我的国家的惬意。”引用自布拉西达斯P102
哲思:永远不要说他的国家没有自由,没有人权,或是贫穷落后,缺乏人道。你怎么能肯定拥有了这一切东西,就一定能给他们带去幸福,他们就一定能摆脱被束缚被压榨的痛苦。请尊重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存在的方式,别去打扰,否则,无论如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预谋专制统治的借口。你以为你是在主持正义,其实你是在进行剥削,你剥削了他们粗陋无知的美好。
<原文>:“他们之所以同意带上镣铐,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将这镣铐强加在他人身上。对于那些无心支配他人的人,人们是很难让他们屈服的。即使是最精明的政治家,最终也无法使那些一心只追求自由的人屈服。”P111
哲思:每种规章制度都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束缚,并且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细化,这无穷无尽的相互折磨,何时才是尽头?对于一个公共的办公场所,一个强大的政府机构,法律细则越趋完善,对个人的约束就越全面,治理起来也就越顺利。但这于人性来讲,究竟是一种成功还是一种妥协?越来越多的趋同心理,合并越来越多压抑焦虑的人群,于未来是种向好还是灾难?即便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生存的环境,我们的内心还是渴望摆脱束缚,渴望自由自在的生长的吧?只是当习惯了戴上生活的镣铐,便再也无法遵从内心的喜好,更忘了追求自由的向往。但什么才是自由的生活,如果必须要找点事做,必须要付出才能收获,那么我想,梦想应该就是自由吧,向着梦想挥洒汗水何尝不是种快乐。如果爱,情愿在此画地为牢。如果不爱,再大的酬劳都变成一种刻薄。那么,回到最初,人类最原始的梦想又是什么?
<原文>:“从这些最初的偏爱出发,一方面诞生了虚荣和蔑视,另一方面也诞生了耻辱和欲望。”P85
哲思:这句话从教育的角度带给我警醒,如果有两个孩子,不要对任何一个有偏爱,不要因为其中一个的聪明讨巧,而对另一个的平庸懦弱失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作为一个时代转瞬即逝的承接者,作为人类传承的一个小角色,成功与否或许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但并不能改变人类的最终走向,个人生存环境的好坏也不过是一种价值观的导向,儒家讲“治国理家平天下”,而道家讲“无为而治,自然和谐”,都很好。偏爱会让温暖的亲情走向伤害,公平去爱才是一种善待。
<原文>:“这些舒适的享受会渐渐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最终会使人类几乎完全感受不到幸福,而且同时会转化为真正的需求,那么,得不到这些享受所带来的痛苦将远远大于拥有这些享受时所带来的喜悦。”P83
哲思:辛勤的劳动会换取极大的物质享受,享用过丰盛的美餐,众人的拥戴,便再难忍受清冷的孤单,于是一生都在追赶,以至于时间也越来越赶,甚至有种错觉,连地球都越转越快,但停下就意味着要回到过去,打破所有的欲念,真的可以做到吗?这本就是自然的演变,生命的负担,一切都回不不去了,只能向前。
<原文>:“只有当人类相互间产生依赖,并且相互间的需求将他们联系起来后,奴役关系才会形成。”P73
哲思:这段话让我想起《小王子》,在那本书中,这种关系被称为是一种驯服,那是一段美丽的关于相爱的故事。爱是一种驯服,从习惯相见到无法离开。“对我来说,你将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对你来说,我也会是无法取代的......”但在这本书中,依赖与需要是一种奴役,其实这个道理也有相当普遍的存在。在婚姻中,一个女孩儿将自己托付给爱她的男孩儿,并形成彼此之间的依赖,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让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共组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在现实中,很多人会用诸如贤妻良母之类的道德约束,让其沦为保姆女佣,或是成为另一个家族延续香火的工具,把爱变成强加于她身上的枷锁,形成彼此间的奴役关系,这是人性的阴暗,也让人们畏惧爱情,逃避婚姻,自食恶果。爱她就请给她自由,任何道德捆绑与精神枷锁,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进行奴役压榨的诡辩。
<原文>:“没有私有制,便不会有不公正。”引用自洛克P86
哲思:这段话很著名,但却不能不让我联想到,动物是否也存在私有制,动物的领地意识是否也属于私有制的范畴。如果是,在达尔文的观点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物种起源就存在优胜劣汰,就存在着不公正,而私有制如果普遍存在,又何来不公正,这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原文>:“我们所经历的大多数苦难都是我们咎由自取的结果,同时,如果我们能够维持自然赋予我们的简朴、单纯、孤单的生活方式,我们本可以避免所有这些苦难。
如果自然赋予我们的是健康,那么我几乎可以确定:思考的状态是一种反自然的状态,而进行思考的人类则是堕落的动物。”P39
哲思:我觉得这段话有点太悲观了。
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原始人最自由,他们的思想纯朴,无知的像个孩子一样幸福。可进化还是让他们有了法律和道德的束缚,追求美好的生活不见得能换回自由,自由是相对的,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善于思考,思考可以带来进步,使人的存在方式更区别于动物,但思考也带来压力,使人的心理状态反倒不如动物。但动物只有生理上的进化,而人类才有心理上的进步。如果动物也同样具有强大的思维活动能力与改善自己生存环境的能力,那么动物与人类,到底谁才是统治者,就难以定论了。
人就是因为会思考,所以才会对自己对世界保持一个不断地认识,并学着战胜自然,战胜自己。所以,人才可以从动物变成人。人和动物一样,不是神,没有预见性,受短暂的欲望驱使,生存并且犯错,但人可以在不断的改错中慢慢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完善自己。从最初的为自己一天的食物努力,到后来为自己一辈子的食物,甚至为祖祖辈辈的食物忧虑,最后将对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去关怀的时候,我想从某种意义上,人也就从人变成了神。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21 21: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出现了。它源于人类累积差异。人和人之间不会是完全一样的,他总会有一些差异,比如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小伙,他的捕猎能力特别强,可以打到更多的猎物,那这个差异呢自然就会引发更大的差异,比如说打到的猎物多也就吃的比别人更饱,别人更强壮才可能呢,会吸引到更多的女性,留下自己后代的机会也就越多,如果由他来领导整个部落,那么部落的总体战斗力也可能会大大的提升,放到今天呢也一样从人类进化的角度上来看,原始部落还不具备累计差异的能力,社会结构中的经济不平等也就不会出现。节点就是食物得到了循环,农耕社会开始出现,具体来说其中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人们有采集狩猎的生产方式。你的来源人们可以不必到处迁徙,而是居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也就满足了累积资源的最基本条件,有了剩余的粮食可以储存在家里,有了固定的田地还可以保证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食物,从地理产出,
第2个关键因素是财富转移模式的改变,对于有稳定产出的农民牧民来说,财富的转移模式是亲属之间的垂直转移,也就是上一辈人的财富由下一代亲属直接继承,而不是像狩猎采集的族群那样是同一代人之间的横向传播所以资源需要水平传递,满足部落里其他人的生活需要,这可以说是让部落保证生命力的唯一选择,但到了农耕社会就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了,每户人家靠着自己的产出,基本上都不能保证自己生存下来,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家的土地就行,没必要对其他人负责,所以累积下来的财富同辈之间的财富和资源的转移,多数情况下是被直接消耗掉了。你看当原始社会的人们没有累积差异的能力,是也就很难形成经济上的不平等。继续保持平等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坦桑尼亚有一个名字叫哈扎的部落。对很无聊的生活习惯,所以通过观察他们。一个很合适的样本,通过这个样本,你会发现他们在分配食物的时候遵循的只有一个月。注意菠萝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可以共享的,如果供热里有人想要私藏一些食物留给自己的家人。一旦发现这种行为,就必须把东西拿出来。达到了大型的猎物,部落里吃不完,他们还会主动分给其他部落,那这样的结果就是。几乎没有自己的私有财产,也没有自己的专属领地,更没有一个领袖或者统治者可以说啊,正是因为社会共同的细分和完善,有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这个尺度上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不平等出现的第1个节点,当人们开始累积财产和资源的时候,就自然会出现下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该怎么保护这些资源和财富不被别人夺去,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做到这点,人类累积差异的能力不但要有出现的条件,还需要被保护,让它稳定发展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其他人帮忙了,大家相互抱团有人来抢,人多了当然也就不怕了,抱团可能最开始只有几十个人是小规模的家庭组织,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可能就会发展成为几千人几万人甚至更大的族群,这也就是原始国家的雏形,那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想要良好的运转中的一些人有着更高的生产技能累计。各群体统一行动,抵御外部的侵略或是进一步改善生产力,你看到了这一步,社会结构层面上的经济不平等已经在所难免了。人的私有财产得到了保护,但更加重要的是,这也为资源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和集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作者在书中啊。可以被称为国家的组织面积加起来不?分之1,但是呢,他已经控制了全球的半数人口,而到了罗马帝国和中国的汉王朝时代,这两个帝国也就占了全球10%的面积,但是呢,他们控制的人口数量最多能达到全球人口总数的3/4,在这样的古代庞大帝国中啊,为数不多的统治者占据着绝大多数资源,作者把这部分人叫做最初的1%,他在书中提到国家的形成,将少数统治阶层从大量的初级生产者中分离出来,说到这儿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人在累积资源的能力,从国家的建立开始就形成了巨大的分化。那些或许累积资源能力更强的人自然就走到了社会的上层,而反过来,这又会进一步加强他们累积资源的能力和手段,这是在早期国家中一种赢者通吃的普遍局面,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等等第2个节点,而当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之后,城市化,商业化,金融部门的创新以及贸易的。一系列相对完备的法律社会制度来保护个人财产。世界财富的一半。在2010年需要388个富豪,而到了2014年只需要85个了,这才仅仅过了4年,再过一年2015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62个。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21 2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初性本饿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2-21 2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之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8 05: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