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26 09:22:43
2013年欧航局普朗克卫星公布的宇宙质能分布占比显示,我们已知的物质只占到了宇宙质能总量的4.9%
占比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才是宇宙的主流,相比早已因为外围恒星和星系运动速度异常而被确认存在的暗物质,上世纪90年代才因为宇宙加速膨胀而被“假设存在”的暗能量显然更难被发现。
在埃德温.哈勃确定宇宙膨胀之前,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都倾向于一个静止宇宙的存在,在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前爱因斯坦更是加入了“宇宙常数”来维持宇宙在大尺度结构上发稳恒态,但随着大洋彼岸美国传来“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膨胀”的消息后,爱因斯坦马上就把宇宙常数从理论里删了。
时间流转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希望通过“标准烛光”(超新星)来确定宇宙膨胀的“减速度”进而确定宇宙将在何时停止膨胀转为坍缩。
然而随后的观测数据表明宇宙膨胀的减速度竟然是一个负数,这个负号意味着宇宙膨胀速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上升,而引起“宇宙加速膨胀”的罪魁祸首则被认为是“暗能量”,这便是暗能量的诞生故事。
截止目前暗能量虽然还没有被探测到,但宇宙学家们相信它会在大尺度上抵消掉引力从而让宇宙膨胀速度不断加快,而这种加速的空间膨胀会撕裂大尺度天体结构(比如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和巨引源)
假如宇宙真的会无休止加速膨胀下去,那么整个宇宙的物质密度就会越来越低,最终宇宙的力量将撕碎宇宙中的所有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