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13|回复: 0

人类该如何面对宇宙、自然和生命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3-8 10: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这两天战“疫”一线不断传来好消息,但战“疫”还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与传染病不断抗争的科学发展史,但医学的昌明、科学的进步,绝不能成为部分人类妄自尊大,漠视和挑战自然规律的理由。本期让我们和科学家们一起,反思如何面对宇宙、自然、生命,在当下和未来更好地担当自己的人生角色和使命。

在宇宙中,我们才活了短短21秒

黄永锋(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类该如何面对宇宙、自然和生命770 / 作者:tgboler / 帖子ID:56920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神州大地袭来。在奋勇抗击疫情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看不见摸不着的小小病毒,怎么会有这么巨大的破坏力? 其实在自然界面前,人类自己也是微小的。从空间角度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十分巨大,宇宙更似乎是无边无际。目前人类望远镜最远能看到百亿光年之外,人类在这样的宇宙中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而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同样也是渺小的。现代天文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7亿多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也就是说宇宙至今已有137亿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时间是如此之长,以至我们很难对它有什么清楚的概念。天文学家曾作了一个很直观的类比,把这137亿多年的宇宙历史想象成我们习惯的一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宇宙的一年中不同时期分别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吧。 在时间为0秒的时候,我们的宇宙从那次著名的大爆炸中诞生了。一开始,宇宙就是一团温度极高、密度极其巨大的火球。随着宇宙的膨胀,其温度和密度不断降低,并演化出一些大尺度结构,直至形成星系、星云、恒星、行星等各种天体,最终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在宇宙的年历中,1月底,我们的银河系就形成了;9月1日,我们的太阳系诞生;9月31日,地球上开始出现有生命的极其原始的生物;11月底,生命开始有性别的分化;12月初,地球大气中开始出现大量的氧气成分,为更高级的生命形式奠定了基础;12月19日陆地上开始出现植物,23日才有了树这样的高级植物;12月25日,也就是在“圣诞节”那天,地球上出现了恐龙;恐龙在地球上只生活了6天,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也就是在12月30日灭绝了,几乎在同时,地球上开始出现灵长类动物。 那么,我们最关心的人类是什么情况呢?很遗憾,人类一直迟迟没有登场。直到12月31日的最后10分钟里,地球上才开始有了早期智人。在最后3分钟里,出现了石器时代的尼安德特人。我们引以为傲的现代人类文明,那怕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算起,在宇宙年历中也只对应着最后21秒钟的历史! 在这短短的“21秒钟”里,我们人类无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应该说也埋下了隐忧:世界的总人口数在最近一万年里增加了约700倍,地球的平均气温在最近150年里上升了约1.5度;人类已经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城市变成了水泥森林……我们很难想象,几百年或者一万年之后,人类社会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那时地球上还有人类生活着吗? 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恐龙是笨拙的动物,但它们好歹在地球上还生活了“6天”。别忘了,我们现代人类在地球上还只生活了“21秒”!朋友们,了解了人类的渺小,你们有什么感想吗?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工作在十分不同的领域,但是不管大家研究的内容有多大的差别,我想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我们学习和研究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人类社会,共同维护人类文明的繁荣!我们需要携手应对化石能源耗尽的危机,共同应对气候的挑战,共同解除高悬在人类头顶的核武器等达摩斯利剑,共同与病毒和细菌作斗争,共同避免基因技术滥用的威胁,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共同发展人类文明,共同……我们还需要避免小行星之类的天外不速之客对地球的撞击,甚至还可能需要在太阳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带着我们的地球家园去流浪!

疫情“危机”也是城市建筑升级的“契机”

王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人类该如何面对宇宙、自然和生命73 / 作者:tgboler / 帖子ID:56920

在世界城市建筑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次重大的传染性疾病疫情都推动了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设计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标准规范的更新迭代,成为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因。 以17世纪的英国伦敦为例,在经历1665年鼠疫和1666年的伦敦大火后,三分之二的城市建筑被摧毁。一时间,伦敦陷入万人无家可归、住房极度拥挤、卫生设施缺乏的困境。然而,这场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在毁灭了大量城市建筑的同时,也为伦敦城市、建筑的重建提供了机会。建筑师雷恩(Wren)承担了伦敦重建规划,以“宽阔的街道和富裕的空间取代了拥挤的建筑和弯曲的小道(曾经是瘟疫和火灾蔓延的温床)”。极度密集拥挤的住房、卫生设施缺乏及人们卫生知识贫乏,曾是欧洲早期工业城市人居环境恶劣低下的主要原因,而现代城市后来普遍采用“功能分区”“阳光、空气、绿化”主导的规划设计,其重要的催化因素就是要营造健康安全的城市人居环境。 岁末年初开始在我国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除公共卫生防控和医疗救治应对外,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工作者也需要思考对策。首先,城市卫生设施、建筑上下水系统以及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必要空间场所建设,必须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这也是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合理内核。1976年在美国费城出现的军团菌病,就是由于空调中的冷却水被污染,夹带有军团菌的细小水雾被不断地吹进室内,从而使许多人发病。据报道,当时在旅店淋浴供水器、医院和办公室的中央空调系统、加湿系统和冷却系统中,都发现了感染源。我们要吸取此类教训,争取实现历史乡愁传承与现代健康城镇建设“双赢”,而不是二元论的非此即彼。 在人们无思想准备、尚不知晓的灾害来临时,过去已有的规范往往是欠全面、欠完善的。应该特别注意健康安全敏感度高、使用人员高度密集并可能长时间滞留的公共建筑及环境的疫情安全“体检”和“诊断”,如自由贸易市场类建筑、楼宇办公建筑、高密度居住社区等,特别是公共卫生、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的建筑处理对策等,并权衡好短期成本和长期受益关系,为建筑设计规范的修改完善乃至更新提供参考,从物质空间载体优化的角度帮助应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城市突发灾害事件。 现代城市不可能回避建筑高密度和人口高流动。对此,城市运行、城市治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都必须做出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对策。今后除逐步用电商平台和超市保鲜销售方式取代活体生鲜食品直销外,如果能借助区块链技术全面改造食品生产供应链,做到食品生产、处理、运输和销售“全程留痕”、“不可更改”及信任的“集体维护”,同时鼓励采用能够“数据溯源”的手机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方式,预防和应对新冠肺炎这类疫情应该会有更大胜算。

为了小家和大家,我们需担负各自的责任

沈洪兵(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

人类该如何面对宇宙、自然和生命487 / 作者:tgboler / 帖子ID:56920

冠状病毒是一个病毒的大类,是人畜共患的一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面,这个病毒能够看到皇冠一样的形状,所以我们称之为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也是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也是冠状病毒的一类。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和MERS同种同属,都是冠状病毒,但是它们的基因序列有所区别的。这些不同可能会造成它的致病性、传染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防治方面,与SARS防治一样,我们需要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也是流行病学上预防传染病的三大措施。 从传播途径上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方面。飞沫传播主要通过我们讲话、打喷嚏、咳嗽传播到空气中,这种病原体在空气中存续多长时间,没有明确的数据,但原则上像这种病毒在空气当中是无法长期存活的。 目前对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还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哪一种药有预防或者治疗作用。有一些科研单位从实验室里可能发现一些抑制病毒的作用,是不是对人直接有效还需要观察。口罩是目前最有效的阻断病毒传染的方式,佩戴普通的医用口罩或者是医用外科口罩对于非流行区的防护来说已经足够了,佩戴两层三层并无必要,还可能会影响呼吸。 对于家庭的日常消毒的话,我们建议用75%的酒精或者普通的消毒剂在桌子、板凳这些易污染区域进行常规消毒,个人要晾晒外套、经常洗手。目前部分人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从单位的角度来说,公共场所要进行日常的通风消毒;很多人在一个办公室的话,还是要戴口罩,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说在食堂集体用餐的话,首先我们要分时段、分人流,不要太集中;我们在就餐的时候,不要多说话,因为讲话会造成飞沫的传播,造成潜在的传播。如果个人遇到需要被隔离的情况,我也希望被隔离的对象要放正心态,做好自己心理的调整,趁这个时间看看书、听听音乐,这也是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部分。 面对疫情,人群中可能有两种心态,一是过分紧张恐慌,二是感觉疫情离自己很远,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每个居民 每个大众都应该有责任来群防群控,都要用平常的心态,获取科学防护的这些知识,为了我们自己的小家以及我们的“大家”,我们都应该担负起我们各自的责任。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蒋廷玉 整理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27 09: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