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仲病重,齐桓公闻讯后亲自去探望他。
齐桓公见管仲已经病入膏肓了,十分焦急,问:仲父您的病已经相当重了!如果您病情危急,不幸与世长辞,那我将把国家托付给谁呢?
管仲无力地摇了摇头,回答道:过去我尽心竭力,尚且不能了解这样的人。如今病重,危在旦夕,我还能说什么呢?
齐桓公一听此话,便上前抓住管仲的手,恳切地说:这可是国家的大事啊,希望您能为齐国百姓着想,再教导我一次吧!
那好吧!管仲恭敬地答应了,您想任命谁做相国呢?
鲍叔牙可以吗?
不行!
为什么?齐桓公十分惊讶,鲍叔牙不是您最好的朋友吗?
管仲十分严肃地说:正因为是好朋友,我才太了解鲍叔牙了。他的为人,清白廉正,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不屑与他们为伍,偶尔听到别人的过失就会终生不忘。所以我认为他不能胜任相国这一职位。
既然如此,那么谁能胜任呢?齐桓公着急地问。
隰朋还可以吧。隰朋的为人,既能铭记前代的贤人而效法他们,又能不耻下问。他自愧德行不如黄帝,又怜惜不如自己的人。他对于国政,不该管的,就不去打 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了解的,就不去过问;对于别人,无关大节的,就装作没看见。这就是隰朋的优点。如果您要我推荐的话,那么我觉得隰朋还行!
齐桓公听后十分感动地说:多谢仲父的教导,我一定按您说的去做!
(《孟春纪贵公》)
相国,是一种很高的职位,它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不可不谨慎地考察它。管仲论相的意思是说,居于高位的人,不应该在小地方花费精力,不应该玩弄小聪明。所以说,手艺高超的木匠不会亲自动手切削,大勇之人不必亲自格斗厮杀,正义之师不去劫掠为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