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0月19日,人类有史以来发现了第一个闯入太阳系的系外天体,更因其独特的形状、轨道、速度而备受关注,很多人甚至认为它是一艘星际飞船或者一枚探测器,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神作《与拉玛相会》似乎要成真了。
包括哈佛大学天文系Avi Loe这样的正经科学家,都有这种想法。
这个天外来客被命名为“'Oumuamua”,出自夏威夷语,侦察兵或者信使的意思,而中文名定为“奥陌陌”,在音译的基础上带有神秘远方来客的意味。
被发现时,奥陌陌正以每秒26公里左右的速度,从天琴座方向冲进太阳系,与黄道面近乎垂直,轨道偏心率也创造了新纪录,证实它必然是太阳系之外飞来的星际天体,而且不会被太阳引力所束缚。
它的外形有点像一个雪茄,大约长400米、宽40米,颜色偏红,具有固态表面,但是不确定是岩石或金属组成,也没有彗星那样的喷气现象。
根据数据模拟得到的“奥陌陌”
4月13日,《自然:天文学》杂志网络版上刊登了一篇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张韵(Zhang Yun)、圣克鲁兹加州大学林潮(Douglas Lin)的文章,提出了“潮汐碎片说”来解释“奥陌陌”的起源。
这篇文章指出,天体如果以极近的距离飞掠恒星,就有可能被潮汐效应撕成细长的碎片,然后甩入星际空间,并在表面形成保护壳,维持细长的形态。
“奥陌陌”形态的演化
如果再次接近恒星,天体中的大部分易挥发物质都会被消耗掉,因此表面会呈现特定的红色,而且不会有彗星那样的彗发。
同时,水、冰等物质依然以浓缩的形态被封存在外壳之下,近距离接近恒星的时候才会挥发,变成难以觉察的气体喷射源,并导致异常加速。
至于“奥陌陌”的前身究竟是什么,现在还没法确定,可能是太阳系外围奥尔特云中的长周期彗星,可能是某个原行星盘中的千米级“星子”,可能是在极近轨道上围绕低质量主序星或白矮星运行的天体,比如一个“超级地球”。
顺带一提,“奥陌陌”之后我们还发现了第二个来自太阳系外的小天体“鲍里索夫”,而它们都还只是冰山一角。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