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2|回复: 0

三国孟获藤甲再现武侯祠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4-18 2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藤甲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藤编而成的铠甲,对冷兵器有很强的防护力。和金属铠甲相比,具有重量轻、不怕水、透气性强等特点,很合适中国南方潮湿地域使用。 防护部位以头部和上身为主,多和盾并用,以防护身体其他部位。 制作方法是,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却出晾晒三日之干,然后油浸一周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 缺点是怕火易燃,更不适合寒冷北方使用。

三国孟获藤甲再现武侯祠561 / 作者:UFO外星人爱好者 / 帖子ID:59941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南征孟获,设伏火烧藤甲军时,书中说道:“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诸葛亮用“火烧”计,是因为藤甲军那刀枪不入的“藤甲”。“藤甲”到底是什么样子?感兴趣的人们可望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看到。武侯祠博物馆最近花重金征集到了罕见的三国蜀汉时期彝族将军全套装备,并将在近期公开展出。
据武侯祠负责人介绍,这套“孟获藤甲”是该馆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花重金征集到的。这是一套三国蜀汉时期完整的彝族将军装备,“从盔甲、佩剑到马鞍、碗等全套的行军装备全部都有,非常完整,在全国都罕见。”对于《三国演义》中形容的藤甲军“刀枪不入”的“藤甲”,武侯祠博物馆的三国文化专家解释说,以这套装备的头盔为例,虽然叫“藤甲”,而且看起来的确像草绳编的,但实际上它是采用水牛皮绳以特殊工艺编制而成,轻巧而坚固,刀枪不容易损坏。
文物解读
-犀牛皮的铠甲、头盔。应该是蜀汉时期当地将军使用过的。上面藤甲状的东西实际上是利用牛皮采取特殊工艺做的。自从火药枪产生后,这种“刀枪不入”的“藤甲”制作工艺失传了近百年。
-葛牛皮的盾牌,最大直径58.5厘米、盾心直径17.5厘米。制作工艺高。功能要比汉族地区木制盾牌好,砍不烂,真正的刀枪不入。
-竹子做的箭匣。很精致。上面有很多象牙珠子,在刀鞘、元帅帽上都能发现类似的象牙制饰件。
-通长122厘米的檀木制弓比较直,这与汉代流行的弯弓不一样。这样打仗的时候,箭就比较短,大概一尺来长,有利于射得更远。
-通长31.5厘米的犀牛皮护臂是单手的。这与汉族兵器也不一样。迎臂一挡,可以挡,顺势一滑又可以消解砍杀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3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