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22 2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数字货币的有关新闻不断,项目推进节奏越来越快。
4月16日晚,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将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冬奥会场馆内进行试点测试。
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
许多人看了有些专家关于M0、M1、M2的解释后更加一头雾水。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数字货币的使用场景,就是使用传统纸钞和硬币的场景(当且仅当)。
这是什么场景?
就是,面对面的现金付款的场景。
现金交易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必须是面对面的现金转手的交易,很少见到谁为了付款把现金装在信封里寄给对方的;
其次,有匿名性,钱上不写名字,收钱的人不会关心付钱的人是谁。钱进了钱包就万事大吉了,不会再让你提供身份证扫描件或电话号码的;
第三、金额不大,一般大小的钱包就能放得下。当然以前也有人在国外扛着麻袋现金去买房的,不过这样就立即会成为被监管对象了。数字货币也会设有最大交易限额。
第四、收到的现金能够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相比之下,比特币就没法直接存到银行,你得把它先卖了,换成法定货币才能存入账户。
有人怀疑,有了这个取代现金的数字货币,是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就要完蛋了?其实不会,微信的最基本功能是社交,支付宝的最基本功能是交易,它们大部分的交易都不是以现金支付的。
例如,给远方朋友发的微信红包,在淘宝上订购的鞋子等,都是以线上形式支付的。当然,如果两个人面对面付钱时,你就是坚持选择不用“碰一碰”的数字货币钱包,一定要用微信转账,别人也拿你没办法。
使用数字钱包不用下载APP,双方手机当场“碰一碰”就可以瞬间完成交易。
这个方案在技术上,早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
几乎现在所有型号的手机都支持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功能。在10厘米的距离内,用12.56Mhz的频率,可以完成毫秒级的手机间通信。这就是俗称的“碰一碰”支付功能。早在2013年,这个功能就由北京移动在北京公交系统上应用了。
在技术实现的框架上,央行数字货币采取了双层结构:银行账户系统(传统)+加密货币钱包(q区块链技术)。
也就是说“碰一碰”方式发生的交易,是用区块链方式进行确认的。同时,数字钱包中的金额也可以被转入自己的账户系统中(采用传统的记账方式)。
不只是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在快速推进,Facebook的Libra币也在该领域深度参与游戏。
Libra币的发行主体是Facebook,背后还有Visa、Mastercard、Paypal、Uber也参与其中。Libra最初的设想是ihs由美元+英镑+欧元+日元建立多货币稳定系统,但在2019年9月份遭到了法国、德国的抵制。
Facebook虽然不具有主权货币发行权,但它依托自己24亿的庞大社交网络用户资源,仍在继续探索可行的方案。
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后,将推动区块链技术的推广,有益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加强了对现金交易的监管。同时,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应运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