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新发现的Kepler-1649c,大小是地球的1.06倍,环绕一颗M型恒星(红矮星)Kepler-1649,公转周期19.5个地球日[1][2]。
地球 vs Kepler-1649c。来源:Credits: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
基本上,这就是我们目前对某颗系外行星的全部认知和全部想象依据了。
距离母恒星不近不远,因此在不冷不热的表面温度范围内 → 宜居行星大小和地球相当 → 超级地球
综合来说,尽管这颗行星在大小和温度上和地球比较近似,但总体来说可能还不足以和之前的地球2.0,Kepler-452b一战,别的不说,人家的公转周期就和地球接近,而且人家和地球一样,是环绕着一颗G型恒星(黄矮星)的[3][4]。
地球 vs Kepler-452b。来源:NASA Ames/JPL-Caltech/T. Pyle & W. Stenzel
要知道,环绕温度更高的黄矮星或者橙矮星的宜居行星们可比环绕红矮星的舒服多了,温度更高的恒星,意味着宜居带更远更宽,而环绕一颗红矮星宜居行星则往往意味着这颗行星很可能已被潮汐锁定(不过目前Kepler-1649c似乎并没有提到是否被潮汐锁定这点)——一面永远面向炙热的“太阳”,一面永远背对着“太阳”,这是不利于生命诞生和繁衍的。
地球 vs Kepler-452b。来源:Credits: NASA/JPL-CalTech/R. H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