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3|回复: 0

刘协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备比汉献帝小五辈?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5-11 08: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中讲述了刘备与献帝的关系,结论是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刘备自此成了刘皇叔,这个说法极大地强化了刘备乃汉室正统的观念,使刘备在以后的三国争霸的演义中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
次日,献帝设朝,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设宴款待毕,玄德谢恩出朝。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
下面我们更清楚地看一下:
1、高帝刘邦  2、文帝刘恒(高帝第四子)  3、景帝刘启(文帝第五子)  4、中山靖王刘胜(景帝第九子)  5、陆城亭侯刘贞  6、沛侯刘昂  7、漳侯刘禄  8、沂水侯刘恋  9、钦阳侯刘英  10、安国侯刘建  11、广陵侯刘哀  12、胶水侯刘宪  13、祖邑侯刘舒  14、祁阳侯刘谊  15、原泽侯刘必  16、 颍川侯刘达  17、丰灵侯刘不疑  18、济川侯刘惠  19、东郡范令刘雄  20、刘弘  21、刘备。

刘协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备比汉献帝小五辈?657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295

按照上面文字中的描述,刘备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九世孙;景帝是刘邦的孙子,所以,刘备是刘邦的第二十一世孙。
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刘备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的后代。小说中的讲述和这个记载大体上是吻合的,小说中言中山靖王刘胜是景帝第七子是不对的。但是《三国志》中没有进一步的详细记载。
下面我们再搞清楚献帝一脉的世系传承,就弄清楚刘备和刘协的关系了。
据《汉书》记载:孝景皇帝十四男。其中,皇六子长沙定王刘发,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先祖;皇九子中山靖王刘胜,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先祖;皇十子刘彻,为汉武帝。
《后汉书》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
由《后汉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列出从高帝刘邦开始到献帝刘协的传承是这样的:
1、高帝刘邦  2、文帝刘恒(高帝第四子)  3、景帝刘启(文帝第五子)  4、长沙定王刘发  5、舂陵节侯刘买  6、郁林太守刘外  7、巨鹿都尉刘回  8、南顿令刘钦  9、光武帝刘秀  10、明帝刘庄(刘秀第四子) 11、章帝刘炟(刘庄第五子) 12、和帝刘肇(刘炟第四子) 13、安帝刘祜(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 14、顺帝刘保(刘祜之子) 15、冲帝刘炳,刘保之子;质帝刘缵,章帝玄孙,前任冲帝刘炳三岁去世,刘缵承顺帝嗣;桓帝刘志,章帝曾孙,承顺帝嗣。因为三人同承嗣顺帝,是同一辈份。 16、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堂侄) 17、少帝刘辩,灵帝刘宏长子;献帝刘协,灵帝刘宏次子。
汉献帝刘协是刘邦的第十七世孙。
结论:汉献帝与刘备相差五代,刘备不是刘皇叔。小说作者罗贯中在设计这个情节时,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据我的查证,《汉书》及《后汉书》对大汉皇帝世系的记载是清晰完整的,但没有记载刘备的世系传承。
中国人传统上祖宗十八代的称谓:
上九代
鼻祖(始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
下九代
儿子;孙子;曾孙(重孙);玄孙(元孙) ;来孙;晜[kūn]孙;仍孙;云孙;耳孙。
献帝刘协是刘备的高祖辈,刘备是刘协的玄孙辈。
进一步说,刘备完整的世系传承目前仅见于小说《三国演义》,是小说家言;刘备与刘协的确切关系,现在尚无法依据史书确证。
刘备比汉献帝小5辈怎成了皇叔?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都熟知刘备逢人便亮出的名片: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大汉天子之皇叔。
这里,我们以宁可歪着说正史,绝不正着说歪史的态度,认真扒一扒这个冒牌皇叔的真实身份,以及这背后的大阴谋。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的确写到刘备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完整的勾勒出刘备的宗族DNA,论证了陈寿所说属实,以下为刘玄德的DNA检测报告:

刘协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备比汉献帝小五辈?58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295

姓名:刘备(字玄德)
其祖宗18代如下:
1.汉孝景帝刘启
2.中山靖王刘胜
3.陆城亭侯刘贞
4.沛侯刘昂
5.漳侯刘禄
6.沂水侯刘恋
7.钦阳侯刘英
8.安国侯刘建
9.广陵侯刘哀
10.胶水侯刘宪
11.祖邑侯刘舒
12.祁阳侯刘谊
13.原泽侯刘必
14.颍川侯刘达
15.丰灵侯刘不疑
16.济川侯刘惠
17.东郡范令刘雄
18.刘弘
19.刘备
               
                       
                现在,让我们较真儿看看,刘备到底是不是皇叔?
在《三国演义》中第二十回梗:帮助曹操杀掉吕布的刘备,跟随曹操大军返回许都。汉献帝设朝封赏众将时,皇帝为证实刘备皇族身份,专门安排找来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的宗正卿来核查宗族世谱,认定刘备为汉献帝的本家叔,封刘备为左将军、宣城亭侯。自此刘备便被人称作刘皇叔了。
那么,如果演义中刘备皇叔身份确凿的话,为何陈寿的《三国志》中只字未提呢?裴松志先生注版的《三国志》,其中也未涉及。所以,这个刘皇叔,大体可以怀疑,这是属于罗贯中的虚构内容,他的目的就是为《三国演义》的主线服务尊刘抑曹。
这里,不妨也从汉孝景帝刘启起始,将汉献帝的DNA族谱扒一扒。以下为汉献帝的DNA检测报告:
姓名:刘协(字伯和)
其祖宗18代如下:
1.汉景帝刘启
2.长沙定王刘发
3.舂陵侯刘买
4.郁林太守刘外
5.巨鹿都尉刘回
6.南顿县令刘钦
7.光武帝刘秀
8.汉明帝刘庄
9.汉章帝刘炟
10.汉和帝刘肇
11.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
12.汉顺帝刘保、汉桓帝刘志
13.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灵帝刘宏
14.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15.汉献帝儿子
16.汉献帝孙子
17.汉献帝曾孙
18.汉献帝玄孙
19. 汉献帝来孙(刘备的同辈人)
把比汉献帝小5辈的刘备说成刘皇叔,是罗贯中的凭空捏造吗?不是,罗贯中这样写是有他的依据的。那么,这个刘皇叔的出处在哪里呢?
《三国演义》当中的描述,其实是参考于元朝末期的《三国志平话》,该书的原本在国内已散佚不存,而在日本内阁文库(江户时代幕府藏书)收藏有原本以及在天理图书馆收藏有流传本。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的国人,为之汗颜。
在《三国志平话》中,汉献帝看见刘备长得非常像自己的先人汉景帝刘启,所以问刘备的宗祖情况。刘备答:本祖十六代孙,中山靖王之后,先君汉灵帝,因十常侍弄权,落于百姓之家。
汉献帝大惊,让掌管宗族的官员检查宗族家谱。正在检查过程中,国舅董承对汉献帝说,刘备真的是汉室宗亲。汉献帝随即加封刘备为左将军汉皇叔。
关于这件事情,里面存在着三个阴谋:
其一,刘备的想法:为了摆脱寄人篱下的囧境,是需要二次包装的。因为毕竟中山靖王刘胜有120多个儿子,单单一个汉室宗亲是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想要在东汉末期出人头地,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打动当今皇上,就成为最关键的核心要点。刘备并非需要报汉献帝的大腿,只是需要一个更大的名头,大汉皇叔这个名字为将来取荆州和益州,都产生了非常大的信任倍数。
其二,汉献帝的想法:摆脱曹操的控制,东汉末年围绕外戚、宦官、清流三股实力的明争暗斗,已经使得大汉江山摇摇欲坠了。而综合了三股势力的曹操,就更加凸显出其可怕,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竞争者能够制衡曹操,长大了的汉献帝,日思夜想会有另外一股既可以信任,又有一定能力的新势力的崛起。从小深宫帝院长大的皇帝,幼稚的思维第一次抑制不住萌芽的冲动,刘备既然同宗可以信任,那么我给他一个响亮的名号,让其发展壮大,正合我意。
其三,国舅董承的想法:董承本是汉献帝妃嫔董贵人之父。之前的外戚邓骘、梁冀、窦武、何进是何等的威风,所以作为东汉末年最后一个外戚的董承来说,那种因失去实权的没落,久而久之已经转化为了对于当权者曹操的羡慕、嫉妒、恨。刘备出现的非常恰当,所以在还没有查清楚刘备跟献帝亲属关系的时候,站出来承认刘备的宗族身份,可见,认刘备为皇叔也是董承的主意,其目的也是为了除掉曹操。
心照不宣的三个人,怀揣着各自的小算盘,完成了一个谎言的编制。乃至酝酿出荒唐的衣带诏事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5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