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1|回复: 0

史前恐龙大揭秘-长着公牛角的食肉牛龙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5-15 08: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恐龙是日本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恐蜴)的翻译,汉语界接受了日文译词,应该知道它不属于汉语的龙类。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1],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

史前恐龙大揭秘-长着公牛角的食肉牛龙79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706

食肉牛龙
食肉牛龙是大型肉食性恐龙类群中的成员。这个类群中包括着最厉害的、最著名的恐龙,如霸王龙和异龙。它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巨大而有力的头,剔肉刀一样的锋利牙齿。但是,相对来说发现比较晚的食肉牛龙,头骨比起霸王龙来要低矮一些,而且在它的眼睛上方长有一对角。食肉牛龙有三辆小轿车那么长,可是,和身长比起来,它的前肢就小的可怜了。食肉牛龙那两条长而强壮的后腿使它比其它一些大型食肉恐龙灵敏的多。它可以迅速扑向猎物,在猎物还没反应过来时将它们抓获。食肉牛龙和一辆小轿车一样重,几乎和一头大象一样高,并用两条后腿奔跑。它的长长的脊柱像一根大梁挑起其下面的重量。从肩部排到臀部的长长的肋骨保护着并支撑着食肉牛龙的内脏。如果没有尾巴,食肉牛龙绝不会以高速运动。运动时,食肉牛龙用它那长长的、矫健的尾巴保持平衡。这条尾巴可以使食肉牛龙的头向前伸,可以捕获挣扎的猎物。
食肉牛龙是一种外形看上去十分凶猛的恐龙,同时它也是让古生物学家迷惑不解的物种。它的外形看上去十分凶悍,体长25英尺的它长着像公牛角一样的突起,下颚像一个盒子,锋利的牙齿露了出来。然而尽管它长着很大的肩胛,其前肢却非常细小。

史前恐龙大揭秘-长着公牛角的食肉牛龙393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706

副栉龙
副栉龙(属名:Parasaurolophus,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又名副龙栉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 00万年到7,300万年前。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副栉龙最先被认为与栉龙(有冠饰的蜥蜴)是近亲。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小号手副栉龙(P. 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短冠副栉龙(P. cyrtocristatus)。               
                       
               
副栉龙的首次叙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藉由在埃布尔达省发现的一个头颅骨与部分骨骸叙述。副栉龙为罕见的鸭嘴龙类,目前已知少数良好标本,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副栉龙因牠们的头盖骨上大型、修长的冠饰著名,冠饰往头后方弯曲。副栉龙的最亲近物种应是最近在中国新发现的卡戎龙,两者的颅骨类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饰。这种结构引起许多科学文献的讨论;现在对于该冠饰主要功能的意见包括:辨别性别与物种、共鸣器、以及调节体温。

史前恐龙大揭秘-长着公牛角的食肉牛龙625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706

三角恐龙
三角恐龙(Triceratops)对喜欢恐龙的人来说是非常亲切、熟悉的恐龙。三角恐龙(Triceratops)在角龙属中也是属于巨大种类的一种,它身体长度达9m以上。而且,头部长达2m,体重大概有12吨左右。其名称地意义是有三个角的面孔。脸孔形状各稍有不同,就其种类就已确定有十六种。还发现了生病或受伤的化石。
三角恐龙相貌凶恶,是一种笨重的食草动物,以其脸上有三只大角而闻名,一只大角从鼻子的部位长出,另两只分别从两只眼睛上方长出。它生活在白垩纪后期,是恐龙大约在6500成年前灭绝前进化成最后的恐龙之一。成年三角恐龙可长到30英尺左右长,重达5吨。               
                       
               

史前恐龙大揭秘-长着公牛角的食肉牛龙71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706

棘龙
棘龙背上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脊突延长而成,长度可达2公尺,长棘之间可能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帆状物;然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目前已有数种看法,包括调节体温、展示物。根据最近的估计,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甚至大于暴龙、鲨齿龙,但毋庸置疑比南方巨兽龙稍微细长一些;这些推算显示棘龙身长12-17公尺,高度约为7公尺,体重为9公吨,但不是所有人员都接受这些数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Paul C. Sereno)说:这种帆状鳍可使它的体重增加,使它更容易被猎物所嗅觉,但这种结构对于它而言并不占据优势。因此,我认为这种身体结构只是一种身体炫耀,它试图在证明:嘿!我可以长着5英尺长的帆状鳍,我十分健康,我比你的体型更大!

史前恐龙大揭秘-长着公牛角的食肉牛龙452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706

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的脖子由长长的、相互迭压在一起的颈椎支撑着,因而十分僵硬,转动起来十分缓慢。它脖子上的肌肉相当强壮,支撑着它蛇一样的小脑袋。马门溪龙和一个网球场一样长,但它的身体却很苗条。它的脊椎骨中有许多空洞,因而相对于它庞大的身躯而言,马门溪龙显得十分小巧。1亿4500万年前,恐龙生活的地区覆盖着广袤的、茂密的森林,到处生长着红木和红杉树。成群结队的马门溪龙穿越森林,用它们小的、钉状的牙齿啃吃树叶,以及别的恐龙够不着的树顶的嫩枝。马门溪龙四足行走,它那又细又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在交配季节,雄马门溪龙在争雌的战斗中用尾巴互相抽打。
长颈鹿有一个奇特的动作,配偶之间喜欢将彼此的脖颈缠绕在一起。而这很可能就是马门溪龙长着如此长脖颈的秘密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5 14: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