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5|回复: 0

司马迁司马光的关系: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血缘关系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5-15 08: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迁和司马光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如果硬要说他们两个人有关系,大概就是他们都姓司马,五百年前两个人是一家。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而司马光则是出生在北宋的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也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两个人在时代上面就已经相差了一千多年,就算有血缘关系,经过这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两人之间的基因,也应该没有几处相同了吧。

司马迁司马光的关系: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血缘关系834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714

另外两个人也有一个相关的地方,就是两个人都是史学家,并且都著有一部流传后世的巨著。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史记》对后世的历史、小说、戏剧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著作之一被称为是二十四史之首。
而司马光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主编,这本官方修订的史书在中国历史上也有非常高的地位。《资治通鉴》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写起,写到公元前959年停笔,涵盖了十六朝1362的历史。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贤臣、鸿儒等都会对《资治通鉴》点评批注,而且还是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可以说除了《史记》之外,其他著作的赞誉都不能与《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迁
这样说来,修史倒像是司马家族的传统了,而且有司马迁、司马光两位大家,相信史学家族的称号应该没有人能够和司马家族抢了。
司马迁经济思想
司马迁在史学、文学、天文学和地理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且最令人惊叹的是司马迁的进步的经济学思想,这些思想也都体现在他所写的《史记货殖列传》中。

司马迁司马光的关系: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血缘关系53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714

司马迁首先就看到了人性的本能,就是享乐的本能,这种本能也能够变成一种求利致富的能力。司马迁强调,人的本能是为了一切财富,但是人又能够牺牲财富换取一切,这两种本能构成了人生活中的自然状态。
在这个大框架下,司马迁认为政府对经济最好的态度就应该是顺其自然,因为人本身就有财富需求的本能。所以,对人民的经济,政府不应该多加干涉,而是因势利导,教育人民如何致富。除此之外,司马迁也为西汉当时的社会生产行业有非常深刻的简介,司马迁指出要发展社会生产行业的多元化,以及生产行业之间依赖性的问题。对于主要的生产行业农、虞、工、商可不偏废,还要让她们相互依赖。在这些观点中,我们能够看出司马迁对社会生产的敏锐的洞察力。
在文章中司马迁也阐述了自己对于富裕这个概念的理解,司马迁认为人民素质的高低所决定的。社会富裕了,人民会讲求礼法,任何人和以礼相待,但是如果社会是贫穷的,那么这些则都谈不上了。司马迁还用孔子的例子做了说明,说孔子虽然现在被尊为至圣先师,但是如果没有做生意致富的子贡的宣传,可能没有人认识孔子。
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记》中也有许多振聋发聩的言语,被后人奉为圭臬。
司马迁小时候学写字
其中最著名的就应该是出自《报任安书》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了他内心甘愿为自己的理想抱负饱受屈辱的决心和毅力,但是使这句话出名的还是毛泽东主席,这句话曾被毛泽东主席引用到《为人民服务》中,高度臧洋了张思德为人民牺牲的奉献精神。因此,这句话也为广大人民所熟知。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一句体现了司马迁的思想追求,为道而生,为道而死,这是司马迁人生的真谛,也是后世万千人的人生的信条和准则。当然司马迁也说过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话,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所用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人要真诚、诚实,这样就能够感动别人收获回报。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以食为天也是司马迁所说的话,能有这样的觉悟,司马迁在今天也应该是个吃货吧。
另外我们常用的成语兔死狗烹也出自司马迁的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也揭露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形容有的人过河拆桥不懂回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都是出自司马迁的名言。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胜枚举,对于赞颂其恢弘巨著《史记》更是多的难以数计。后人对其行事风格,记录史料的严谨同样大家称颂。
其中鲁迅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仅是赞颂史记的诗句,同样也是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除了司马迁,还有谁会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风餐露宿,最后只为那渺渺数笔的真实史料。后来的史学巨著有《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但鲁迅偏偏只评价《史记》为史家绝唱,并与文学的中诗歌最高成就的《离骚》划为等号。可见《史记》在后人心中的位置。
               
                       
                作为史学家记录历史方面,司马迁为后人树立良好的榜样。班固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虚美,不隐恶,故为之实录。要知道司马迁的记载了很多古代君王,甚至包括再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的楚霸王项羽,同时还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大加赞扬,这是作为帝王的武帝所不喜欢的。但司马迁以历史史实功绩为主要标准,并不惧怕武帝的喜好,做到了实录的客观性。
司马迁著史记图
班彪同样赞颂司马迁:文质相称,良史之才。司马迁书写的《史记》不仅是史学名著,其文学造诣同样深厚,说那是文学巨著也不为过。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人们留下无数的名言警句,更为我们留下拼搏的动力。赞颂司马迁的诗句再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他的光辉不需要任何诗句的赞美。
司马迁的笔名
司马迁也许知道《史记》在史学上会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他可能不会想到《史记》和自己会在历史上有这样崇高的地位。如果司马迁能够料知一二,也就会把自己的自传写的清楚一些,不会留下那么多谜团了。
司马光
司马迁留给后人的疑问太多了,以至于后人读司马迁都充满了好奇。甚至有人开始对司马迁的笔名都开始了解,但是事实上司马迁并没有什么笔名,可能是因为后人对司马迁的称呼和司马迁自己署名的不同,因此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
司马迁字子长,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迁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书《史记》,是为中国史书的范本,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史记》中也有司马迁的自序《太史公自序》,而且当初司马迁成书之后,这本书就是《太史公书》的。相传是司马迁成书之后拿给东方朔看,东方朔一看这本书还没有名字,于是就给这本书起了个名字,就叫《太史公书》。后来《太史公书》就被人们称为《史记》流传了下来。也许人们会误解这个太史公是司马迁的笔名,其实太史是司马迁的官名,人们称他为太史公是为了表示对司马迁的尊重。
所以司马迁是没有笔名的,但是人们对司马迁的称呼倒是挺多的,除了司马迁之外还有太史公、史圣等很多尊称,可见后代对司马迁的尊敬和怀念。
司马迁是什么家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
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而之所以说司马迁是文学家,也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之外,也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主要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作品,司马迁以自己高超的文学素养,以及生动的文笔描写,将许多事情都的叙述都描写的非常的传神,情感充沛。而且对于事物的判断,司马迁也有自己的准则。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也可以说,《史记》中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为今后许多小说、戏剧都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素材,不少的帝王、英雄、侠客也都由此演化出来。而且后世的许多小说都以传为民,以传记的形式写作,这也都是《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所以说,作为文学作品的《史记》对后世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司马迁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文学家。

司马迁司马光的关系: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血缘关系804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714

当然司马迁也是一位思想家,在《史记》中也出现过非常具有哲理意味的话,如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等,其核心是天道自然,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5 14: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