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6|回复: 0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七大新物种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8-24 18: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湄公河(Mekong River),干流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六大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总程度长2139公里。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公布了一组照片,展现了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的一系列新物种,包括野生香蕉、无牙蛇、蟋蟀蛙、秃头鹎以及鼻孔分离的蝙蝠在内的新物种纷纷榜上有名。
湄公河蝙蝠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七大新物种375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3351

这只鼻孔分离的蝙蝠学名Murina eleryi,是在越南北部的一片森林发现的。2009年,东南亚大湄公河流域共发现145种新物种,鼻孔分离的蝙蝠便是其中之一。最近,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一份报告中描述了这些新物种。
大湄公河流经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部分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科学家表示一系列新物种的发现再次证明,大湄公河流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物学热区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环保部门负责人斯图尔特查普曼在一份声明中说:在当前这个时代,能够以如此速度发现新物种令人感到非常吃惊。每年发现的新物种数量都在呈增长趋势,我们有必要加大努力,保护这一地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秃头鹎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七大新物种917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3351

这只裸脸鹎的脑袋上几乎没有一根羽毛,是亚洲唯一一种已知秃头鸣鸟种群。秃头鹎学名Pycnonotus hualon,是在老挝崎岖的石灰岩山峰两侧森林中发现的。它的叫声与众不同,由一系列短促的啸叫声构成。与其他一些新发现的物种有所不同的是,这种裸脸鹎的栖息地受到老挝法律的保护。               
                       
               
无牙蛇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七大新物种42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3351

无牙蛇学名Coluberoelaps nguyenvansangi,是一个全新的物种。这种小型掘地蛇身体瘦长,两侧呈深蓝色,沿脊骨有一条窄带,其最大特征就是没有毒牙和毒液。2009年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的新爬行动物物种共有10种,无牙蛇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在越南南部林同省发现的。这种蛇据信以蚯蚓、小蜥蜴、两栖类动物和鱼类为食,有时也会同类相残。               
                       
               
蟋蟀蛙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七大新物种358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3351

这种浑身布满斑点的青蛙是在越南广南省的一堆树叶下发现的,现正遭遇身份危机。虽然是蛙类,但它的叫声却如同蟋蟀。这个新物种学名Leptolalax applebyi,标本并不多见,都是在高海拔森林地区多岩溪流的上游发现的。虽然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一系列新物种,但令科学家感到担忧的是,其他物种正走向灭绝。最近,爪哇犀牛可能已经区域性灭绝,当地野生老虎数量也明显减少。               
                       
               
吸石鱼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七大新物种323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3351

这种此前未知的鲶鱼学名genus Oreoglanis,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报告中提到的26种大湄公河新鱼类种群中的一员。这种鲶鱼是在泰国快速流动的多岩溪流中发现的,主要特征为大而尖的牙齿以及下唇内的一个V形凹口。它的外形与众不同,鱼鳍较大,形成一个类似吸盘的结构,能够在遭遇暴雨时粘在底层上,泰国人将其形象地称之为吸石鱼。               
                       
               
野香蕉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七大新物种854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3351

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的新物种并非都是动物,植物也占据一席之地,比如图片中呈现的新野香蕉物种。这种野香蕉学名Musa chunii,是在中国德宏的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发现的。               
                       
               
大湄公河流域山脉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七大新物种114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3351

薄雾笼罩下的达瓦那-特纳瑟利姆(Dawna-Tenasserim)山脉,座落于泰国-缅甸边界,是大湄公河地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些新发现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在最近于日本名古屋举行的联合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督促各种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保护大湄公河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帮助这一地区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
目前,大湄公河地区的温度正在升高,天气模式多变也导致当地洪水、干旱和风暴更为频繁。查普曼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全球分布并不均衡。这些新物种提醒人们关注大湄公河地区非凡的生物多样性。政府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保护宝贵的生态系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6 01: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