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7|回复: 0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12-14 1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太祖虽然以武功夺取了天下,可他建国以后,却更加重视文臣的作用。对文臣的厚待,使那些曾跟从他出生入死,打下大明江山的武将们很不满意,明太祖为此曾向他们解释说:世乱用武,世治宜文。这并不是我对他们有什么偏爱呀!

         可那些武将们仍然不甘心,他们趁机向明太祖挑拨说:陛下,您可曾想到过那些文人们仗着他们的学问,是很会讥刺人的呀!明太祖奇怪地问:何以见得呢?武将们就说:那张九四(即张士诚)是很厚待文臣的,可他的那些谋士们却为他取了士诚这个不吉利的名字。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826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4277

         明太祖问道:士诚夕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好吗?武将们便为他解释道:孟子说:士,诚小人也。那些文臣们就利用它的句读,解为士诚,小人也。这不是在骂他是小人吗?明太祖一听,果然动了心。从此,他对文人们的谈吐言语及奏章诗文都十分留心,寻找其中是否有讥刺挖苦他的言外之意,有时甚至是吹毛求疵,无中生有。

         无论是什么情况,凡是被明太祖认为是在讥刺他的文人,大都送了命。这就是洪武年间骇人听闻的文字狱。

         一次,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其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两句,明太祖读了,勃然大怒,高声说:这个许元竟敢讥我曾做过和尚,咒我乱世,真是该杀。原来法坤二字音同发晃;藻饰太平又被他读作早失太平的谐音。结果,这位许元先生被砍了头。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作《贺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明太祖看了,认为则是贼的同音,赵伯宁一定是在讥刺他是农民起义领袖出身,一怒之下,斩了赵伯宁。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表文中有光天之下,为人作则等语,也被看作是以光讥其为僧、以则讽其为寇,因而被杀。

         德安府学训导吴宪的表章中有永绍亿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等语,可在明太祖看来,有道就成了有盗,青门也就成了寺庙,吴宪便因此而做了又一个文字狱的牺牲品。像他们这样无辜冤死的文人学士,在洪武年间数不胜数。

         来揭秘吧据悉一时间,为了躲避文字狱,当时社会凡是与僧、秃有关的词语,都成了禁忌,甚至连光亮等字,也都是要避讳的了。至于那些贼、寇之类的字及其音近的则等字,就更说不得了。

         为了避免这场腥风血雨的文字狱,有些人壮着胆子向明太祖建议,要他颁发一个样式,使文人们写作有所依赖,避开忌讳。明太祖也觉得很有必要,就亲自制定了一个格式,颁发到全国各地。山西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县西南)有一个姓张的学正,就是利用明太祖颁发的通告,才侥幸保全性命的。

         一次,这个张学正在贺表中用了天下有道和万寿无疆两句话,明太祖见了,火冒三丈地说:还有人敢骂我是强盗,我倒要看看他长了几个脑袋。派人将张学正抓了起来,刚要将他推出去斩首,张学正高喊一声:且慢,我在临死之前,还有一句话要说。

         明太祖看了看他,喝退武士,只听张学正一字一句地说道:陛下曾颁下通告,表文中的词句一定要出之有据,引之有典。臣所写的天下有道是孔圣人的格言,万寿无疆,也是引自《诗经》,这哪里是诽谤您呢?明太祖一下子被问得哑口无言,不得不免了他的死罪,将他罢官回家。张学正也就成了洪武年间唯一身负文字狱而得以生还的人。

         洪武文字狱不仅涉及奏章贺辞,凡是在明太祖面前出现的文字,都有获罪的危险。刚刚建国时,山东竞州有个叫卢熊的知州,上疏皇帝,要将州衙的大印改一下,当改好的大印呈到明太祖面前时,充字竟被书吏误抄成了衰字,明太祖看了十分恼火,大发雷霆,说道:你们看,这个小小的知州竟在要我滚蛋呢!说罢,一道御旨就把这个知州给宰了。

         更可悲的是,有些人为了取得明太祖的欢心,极尽阿谈奉承之能事,但往往也因此而酿成大祸。豫章(今江西南冒市)有一个叫来复的和尚,号蒲庵禅师,博学多艺,很得明太祖赏识。明太祖经常召他到南京闲谈,与他交情很深。一天,明太祖又在南京宫中宴请来复。来复非常感动,席间就写了一首感激皇帝恩德的诗。

         相关阅读:朱元璋嫔妃殉葬往头颅里灌水银 朱元璋杀功臣原因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6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