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闯王李自成,因其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关连到一个王朝的灭亡而格外引人注目。李自成兵败撤出北京后下场如何,也成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关于李自成的下落,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讲他最后是被杀的,另一种说法则讲他削发为僧,终老佛门。
说李自成是遇害的,在时间、地点上又各有不同的说法。时间上,有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和顺治二年九月两种说法。地点上,有湖北通山九宫山、真定、江西宁州、江西新昌、宿松等多种说法。
其死法也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胁下中箭死的,有的说他是被乡民以梃(木棒)击杀的。最恐怖的说法是他被自己的部下缚送吴三桂,碎剐(寸磔)三日而死。至于杀害李自成的人,除了上面提到的吴三桂,还有乡勇、农夫、州人等说法。
说他遁入空门的,地点也各不相同,有湖南石门县夹山寺、龄楚之交的某寺、湖南益阳白鹿寺、五台山,等等。做了和尚之后,也有人说他以奉天玉和尚的名义在幕后指挥大顺军余部联明抗清,也有人说他无所作为,最后到了贵州正宁县并死于该地。
所有这些说法中,李自成顺治二年九月死于湖北通山九宫山的说法最为普及。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明史流寇传》。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位著名专家的考证,认为李自成顺治二年五月兵败后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当地乡勇杀害。郭沫若看了这些考证文章以后,认为考证是可信的,并发表声明,更正了他在《甲申三百年祭》中的说法。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核定并公布湖北通山九宫山的李自成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后一种传说似乎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尤其是关于李自成就是奉天玉和尚的说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湖南石门县为之还特别成立了李自成调查组。20世纪80年代,奉天玉和尚的墓被挖开,人们依据从中挖出来的和在当地征集的文物,作出种种解释,认定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或长或短的文章发表了几十篇,一时成为热点新闻。
媒体上还爆出这样一个内幕:郭沫若其实也是主张李自成禅隐石门夹山寺之说的,只是因为建国后的时代背景不允许把一个农民起义的英雄写成一个和尚,所以他主持编写《中国史稿》时,特别叮嘱写作班子的成员要慎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史稿》就把李自成的下落处理成了被地主武装打死。
石门县还使用一千多万元的巨额资金,在原来是一片荒丘的地面上,按明十三陵的样子,设计修建了一座占地数十亩的仿古建筑闯王陵。闯王陵里,立了一块碑,碑上镌刻大顺帝李自成将军,下面的署名是毛泽东。
这样的大动作,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于1996年7月,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成立了李自成结局研究课题组,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搜集了与李自成之死有关的大量文献记载和文物资料,并到有关地区作实地考察。1997年5月底,课题组邀请主张李自成禅隐夹山寺和主张李自成被害于湖北通山的两派代表,在北京举行了关于李自成结局问题学术讨论会,向大会提交了研究报告《李自成结局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报告认为,李自成兵败之后的结局问题,文献记载歧异甚多。经两百多年清代众多学者的考证,淘汰误记和伪说,共同结论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在山海关、潼关大败之后,顺治二年正月由西安撤退,向东南方向转进。从内乡、邓州、承天,直到武昌,被清军八旗劲旅穷追猛打,屡战屡败。
从武昌沿长江水陆两路兼程溃逃,在富池口被清军追及,又遭到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乃放弃全部船只,登岸分散突围。四月下旬九江西之战败后,李自成亲自率领大约万余人的一支小部队,为清军八旗劲旅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九宫山区。围追李自成的清军将领,有传记可查的至少有九人,从其职衔推算,大约一万多人。
李自成率少数亲随突围,又遭到南明节制下的乡勇伏击,于清顺治二年五月初遇害于湖广兴国州通山县九宫山,即今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至于李自成遁入空门的各种说法,从乾隆年间开始,不断受到清代学者的批评,认为李自成遁入空门和黄巢遁入空门一样,没有可信的证据。民国年间,许多知名学者,就此进行了更深入的考证,充实了清代学者的考证。
课题组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奉天玉和尚的有关文物,并邀请文物专家举行座谈。经研究后认为,所有的文物没有一件可以证明奉天玉和尚是李自成,恰恰相反,石门(包括邻县)一带出土的和征集的文物,都有力证明奉天玉和尚不是李自成。
至于闯王陵里署名毛泽东的碑文,并不是毛泽东为石门夹山寺的奉天玉和尚墓题写的。1944年4月29日,毛泽东在读了健侯写的以李自成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后,写信给李鼎铭先生,信中写道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二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
这个运动起自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尤为先生及作者健侯先生们的光荣。石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中截取了大顺帝李自成将军八个字由横书改为直书,并刻成碑,立在石门夹山寺的所谓闯王陵内。关于郭沫若的种种,也纯属子虚乌有。由此来揭秘吧认为,李自成遁入空门的说法恐怕是有些人一厢情愿的成分居多,而不是历史的真相。
相关阅读:陈圆圆的下落死因之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