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日内瓦8月25日专电 笔者从由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领衔的AMS(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组获悉:AMS—02自5月16日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抵国际空间站的3个月以来,一切仪器设备均运转正常,获得的宇宙射线数据已达50亿个,超过了以往50年科学家所得到的宇宙射线数据的总和。AMS—02将在国际空间站工作20年,所收集的海量数据,将大大丰富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
以探测宇宙反物质和暗物质为目标的AMS项目,是由世界上16个国家的6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共6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共同参加的大型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其间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在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结束前,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航班,顺利运抵国际空间站,成为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大型科学研究装置。AMS—02抵达国际空间站后,于5月19日开始发回数据,其获得的数据量比原来预计的多达5倍。
据丁肇中教授介绍,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天文望远镜对光子的探测和分析,包括哈勃望远镜;而对来自宇宙的带电粒子,我们知之不多,探测和研究尚处于空白。AMS—02是人类首次在太空对来自宇宙的带电粒子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探测和分析,被称为探测宇宙射线的“哈勃望远镜”。
对反物质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物理学界的一大热点。就在一个月前,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科学家宣布:抓住了捕获时间长达16分钟的反氢粒子。而同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AMS项目组,则开辟了从宇宙射线中寻找反物质粒子的先河。来自宇宙的带电粒子能量大大高于大型加速器所产生的粒子能量,因此欧洲核子中心对丁肇中教授领导的这一科学探索非常重视和支持,特地为AMS新盖了一座实验楼,其中央控制室可实时接收来自国际空间站的信息,并迅速加以分析和处理。近百名各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每天24小时轮班,不分昼夜地监测着AMS各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分析来自太空的探测数据。人们相信,这一被称为“缩小版的CERN”,一旦有重大发现,都将是基本粒子和宇宙研究上的重大贡献。 (姚诗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