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2|回复: 0

盘点:动物界中的“科学一族”有哪些?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3-19 1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科学家在致力于科学研究,可是不止人有科研精神,动物也可以。在动物界中存在着一些科学家,它们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生下来就是科学家,现实生活中运用的很多原理还是在它们身上学习的。
黏盲鳗

盘点:动物界中的“科学一族”有哪些?788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219

黏盲鳗是一种狡猾的鱼类。它的脊椎是由软骨组成的,因此全身非常柔韧。它们在捕食别的动物时,总是先将自己的身体打个结儿,然后把尖利的牙齿插入对方的腮内,再凭借身上的结儿拼命地往里钻,越钻越深,最后完全进入对方的体内。这时,黏盲鳗便可以放心地大吃特吃仍在垂死挣扎的猎物。其实,黏盲鳗将自己身体打的这个结儿,利用的是杠杆原理,这样,它钻入对方体内就省了不少的力。再有,当它不小心被擒时,这个结儿还可以帮助它用力逃脱。因此,这种身体极滑又懂得打结的鱼,据说还没有天敌。
蟋蟀
在初秋蟋蟀求爱的季节里,雄蟋蟀首先在地面上营造一个有两条入口的隧道,然后蹲伏在两条隧道的交叉处,用前翅互相摩擦,发出一种颤音。这种隧道的特殊形状,正适合把声音扩大。用这种自制的扬声器播放出的求爱曲,吸引从洞口经过或附近的雌蟋蟀。因为哪只雄蟋蟀的叫声大,表明它的体质好,就能赢得雌蟋蟀的芳心。这是科学家才研究的。               
                       
               
白兀鹰和碎骨鹰

盘点:动物界中的“科学一族”有哪些?72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219

非洲的白兀鹰爱吃鸵鸟蛋,但鸵鸟的蛋壳很结实,它的喙啄不开,便利用重力学发明了高空砸蛋法:双爪抓起一块300克左右的石块飞到80~100米的空中,投下石块砸碎蛋壳;如果它飞得过低,就打不破蛋壳,如果它飞得过高,将蛋打得一塌糊涂,就会糟蹋蛋液。白兀鹰选择的这个砸蛋高度刚好把鸵鸟蛋砸个裂缝,蛋液也没有被糟蹋,吃起来又方便。
而生活在西班牙的碎骨鹰,因爱吃骨头里面的骨髓而得名。有的骨头很大,它根本啄不开,就利用重力学原理摔碎骨头:选择一块较为平整的地方,然后找来许多石块,一块接一块地摆好,接着用双爪抓起骨头,飞到100多米的高空,瞄准地面上的石头,松开双爪,让骨头落下来。大骨头砸在石头上破裂开来,碎骨鹰便飞落下来,有滋有味地吃骨髓。
海龟
海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到了繁殖期,海龟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两个月,行程2000多千米,来到大西洋的阿森松岛上产卵。两个月后,小海龟出世,它们便随同父母返回巴西沿海。那么,海龟靠什么导航回到原来的生活地呢?在海龟航行的大部分水域里,磁场的密度和倾斜面会随方向的不同而变化,形成一个类似经纬线的网格。这些区域中的任何一点,都能用磁场密度和倾斜角来确定。能够检测到这个参数的海龟,可以在大脑中绘制出一张磁场地图,用以导航。               
                       
               
海豚

盘点:动物界中的“科学一族”有哪些?922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219

海豚常常跟随轮船前进,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轮船在航行的过程中,船体周围会形成一个压力圈,周围会产生许多压力波和压力流,海豚沿着压力波和压力流前行,便可以大大地减少体力的消耗。
龙虾
别看它们的样子长得笨拙,呆头呆脑的,但你可不能以貌取人而小瞧它们。因为它们有一颗科学的头脑!它们喜欢过群居生活,在洄游的时候,喜欢排成一字形的队伍,这种一字形队伍可以大大减小水流的阻力--处在队伍中间的龙虾所受到的阻力只是单只龙虾的一半。平时,单只龙虾一昼夜只能游100~300米,如果排成一字形队列,每小时就可以飞游1000米!
怎么样这些天生的科学家有没有让你大吃一惊,动物其实在某些方面比人类还要厉害。有些我们研究多年的成果,是动物一生下来就会的。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7 17: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