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4|回复: 0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6-3 12: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下面就跟随本文到明朝博物馆一探究竟吧!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官员的服饰于明代。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73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798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558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798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19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798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290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798

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着《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617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798

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909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798

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621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798

其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与明代的补子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文官绣单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

解读大明朝:文武官员的补服趣事674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798

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由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8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