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67|回复: 0

郭嘉十胜十败论:郭嘉对曹操说的十胜十败论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6-20 18: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三国演义》中,郭嘉先生(字奉孝)在官渡大战之前曾拿袁绍与曹操做比较,发表了一篇非常精辟的战争分析报告十胜十败论,准确地推断出袁曹之战的结果。(之后的官渡之战,曹操果然以弱势战胜了势力强大、根基雄厚的袁绍,平定了中原。)现将原文发之于下,供网友赏析,以亟从中有所感悟。
郭嘉对曹操这样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任体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恒、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郭嘉十胜十败论:郭嘉对曹操说的十胜十败论572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5949

翻译成白话文大概是这个意思:刘邦、项羽在力量上的悬殊,主公是知道的。刘邦凭借智高一筹,项羽虽然势力强大,最终还是被刘邦擒获。现在,袁绍有十败(十种致败的因素),主公有十胜,袁绍兵力虽然强大,是不值得惧怕的:袁绍礼仪繁多,主公只取自然的礼节,这是道的胜利;袁绍违背朝廷,主公代表朝廷(国家)的利益,这是义的胜利;自从桓帝、灵帝以来,朝政失于松弛(朝纲废弛),袁绍采用更加松弛的办法来挽救,主公却下大气力来整顿朝政,这是治的胜利;袁绍表面上宽容,实际上防范甚严,所重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主公外面简朴,内心明察秋毫,用人唯才是举,这是度的胜利;袁绍爱谋划,却不能决断,主公只要得着好的计策就施行,这是谋的胜利;袁绍只图虚名,主公却用至诚之心待人,这是德的胜利;袁绍只懂得关心身边的人,对身边以外的人就想不到了,主公的恩惠是非常周到的,这是仁的胜利;袁绍容易听信谗言,主公却不会被谗言所迷惑,这是明的胜利;袁绍不懂是非,主公依法办事,这是文的胜利;袁绍喜欢虚张声势,不懂兵法,主公以少胜多,用兵如神,这是武的胜利。主公现在有十胜,用来打败袁绍,应当是不难的。
这里面需要解释的几个字义是:
一道:这里讲的是人际关系。郭嘉看到了人的平等,所以对袁绍奉行的等级制提出了批评。
二义:正义。郭嘉提出了正义战争这个概念,认为袁绍与朝廷抗衡,是不正义的。
三治:即管理制度。袁绍是不懂管理的,他的辖区一片混乱;而曹操的管理是井井有条的。
四度:即量的问题。袁绍心胸狭窄,任人唯亲;曹操唯才是举。
五谋:即谋略。袁绍优柔寡断,曹操从谏如流。
六德:即德行。袁绍喜欢搞花架子,曹操是真心待人。
七仁:即仁爱。袁绍只爱身边的人,不懂得爱百姓;曹操却有一颗仁爱之心。
八明:即英明。袁绍容易被谗言所迷惑,曹操却不吃谗言这一套。
九文:即法律等规章制度的建设。
十武:指的是军事。
由此可见郭嘉先生不愧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只是生平有两大遗憾,一是择主不良,侍奉的居然是一代奸雄曹操;二是短寿,郭嘉出山后在曹营只是初露锋芒,满腹经纶还未来的及尽情的发挥就已抱病而亡,终年三十八岁。此人当初若追随的是刘皇叔,又得寿终,那么三国的结局必然会改写。
后人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 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有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2-8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