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陨石是坠落地面的流星体残余。一般认为,它的重要来源是彗星和小行星。它可分为三大类:
陨石,这是各类陨石的统称。有时为区别起见,称为石陨石。多数石陨石中到处可见的很小的球状颗粒,直径一般从零点几毫米到几毫米,由于它们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其结构也是前所未见的。这种球状颗粒结构在地球上的岩石内还没有见到过。含球状颗粒结构的石陨石中,球粒陨石约占84%。世界最大的石陨石于1976年3月8日降落在中国吉林省,在已收集到的100多块陨石碎片中,最重要的一块约1770千克。
陨铁,或称铁陨石。几乎全部都是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譬如铁占90%左右,镍占5%~8%,或更多些。已知世界最大陨铁仍在降落原地,即非洲纳米比亚南部,质量约60吨。名列世界第三的中国新疆大陨铁,质量约30吨。
陨铁石,或称石铁陨石。是介乎陨石和陨铁之间的一种陨石,大体上由铁、镍等金属和硅酸盐各半组成。这类陨石比较少见。
据估计,每年大约有千万颗陨石降落到地球上来,其中大部分落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或江河湖海里去了,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人们找到。人们在接待这些宇宙来客之时,不禁发问:这些神秘的天外来客的故乡究竟在哪里?
大多数人认为,陨石的故乡是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上。小行星沿着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当它们接近地球时,有些便告别了家乡,前来拜访地球。
1947年2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一块巨大的陨石落在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北面的锡霍特。阿林山脉。考察队员根据陨石坠落的方向和角度,推测出了这颗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轨道是细长的椭圆形,近日点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远日点在地球内侧。
所有这一切说明这颗陨石的轨道与小行星的轨道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这颗陨石的前身是小行星。1959年4月7日晚,落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市附近菲拉布拉姆镇的那颗陨石,科学家们根据它下落的方向和速度,也推测出了它来自于小行星。1970年,降落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北部的罗斯特西底的一颗陨石,根据它的运行轨道,也证明它是一颗小行星。
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陨石是由彗星转变而来的。因为有些彗星只有彗核,没有彗发和彗尾,这就很难与小行星分辨了。日本东京大学的古在山秀博士就认为。最早发现的小行星伊卡鲁斯,很可能就是由彗星转变来的。有人还就小行星和陨石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物质构成是相同的。
就在人们对陨石的故乡进行寻找的同时,人们在陨石当中发现了金刚石。我们知道,金刚石是一种比较坚硬的矿物,没有高气压是难以形成的。那么,陨石里为什么会有金刚石呢?
前苏联地质学家尤里。波尔卡诺夫认为,要想形成金刚石,陨石的母体应该有月亮那么大才行。因为碳元素是构成金刚石的重要物质,要使碳元素变成金刚石,至少也需要二三万个大气压。月亮的半径是1700千米,它的中心部位的压力可达四五万个大气压。因此看来,陨石母体如果小于月亮,那是很难形成金刚石的。
关于陨石中金刚石的成因,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陨石与地球相撞时形成的。在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科科尼诺县,有个举世瞩目的巴林杰陨石坑,人们在这个陨石坑的边缘找到了含金刚石的陨石。有人认为,这种含金刚石的陨石,可能是在陨石与地球相撞时所产生的冲击力的压力下形成的。
只要这种冲击力足够大,就可能形成金刚石。在这种情况下,陨石母体没有月亮那么大也就无关紧要了。
除了以上两种著名观点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陨石在空间飘荡的时候,与其他陨石相撞,在足够的冲击力下产生了金刚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