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3|回复: 0

三大体系之一监测预报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18 15: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监测预报是地震系统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建成了地下、地面、空中立体化的地震和地壳运动的观测网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科学体系,提出了多个地震孕育的理论、模型及地震预报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减灾实效的预报成果。
地震监测
  地震监测系统包括地震及其主要前兆现象的观测、信息传送、记录和处理技术系统,以及由这些技术系统构建的各类台站和台网。中国地震监测系统经历了几代地震工作者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精密,从单点到台网,逐渐形成了地震观测系统、地形变(重力)观测系统、地下流体观测系统、地磁观测系统、地电观测系统以及为上述各类观测系统服务的地震信息通信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地震信息通信系统扩展完善成为地震信息网络。
  1.地震观测系统   
  1966年以前,地震观测主要使用单台模拟记录仪器,地震波型记录在台站的图纸上,需要人工量图读数。邢台地震后,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八条专线的传输地震台网,开创了我国地震遥测的新纪元,史称“八条线”。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地震观测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经过“七五”的预研究、“八五”的试验系统研制、“九五”和“十五”的建设,地震观测技术和地震台网建设完成了模拟到数字的全面转变。
  目前,我国建立了由150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台网,由678个台站组成的31个区域地震台网,由600套流动地震仪器组成的科学探测台阵和由200套流动地震仪器组成的地震应急流动观测系统。我国90%以上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提高到MS≥3.0;我国大部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2.0。地震速报能力在10分钟左右。使用的仪器以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地震仪为主,以进口的数字化地震仪为辅。
  2.地震前兆监测系统
地震前兆监测系统是指除地震观测系统之外的各相关学科观测系统的统称。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用于地震预报研究的地球物理场观测,逐步形成地形变观测台网、地磁观测台网、地电观测台网、地下流体动态观测台网,习惯上统称为地震前兆监测台网,用于这些台网的技术也统称为地震前兆观测技术。我国地震前兆监测技术和地震前兆监测台网的发展也经历了兴起起步、快速发展、清理整顿、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目前除保留少数模拟记录仪器外,大部分使用了数字化仪器,并且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截止“十五”末,建立了由22个重力基准台、1500个区域流动观测站点构成中国重力台网,由28个基准台、58个基本台和区域网(800个区域流动站点)构成的中国地磁台网、由110个固定台站和1500个区域流动观测站点构成的地壳形变台网、由97个台站构成的地电台网、由177个固定台站和地下流体流动观测区域构成的地下流体台网。
  地震前兆仪器以自主研发为主,进口仪器为辅。
3.地震信息传输系统
地震信息技术产生于我国国防“两弹一星”任务的需要,特别是地震信号的地面遥测和信号的远程传递。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前期是以传递地震观测信号和实时传递地震信息为起始,从为地震观测服务发展成为具有全国规模的行业地震信息平台。目前,信息网络通达地震行业各个角落,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各项工作无不以信息平台为基础。
  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北京周围建立了8个地震台,通过专用电话线传输地震数据和信息。后来,各地震台使用常规电报传输地震数据和信息,并设立了全国统一的地震专用电报码和77777的地震专用电报挂号,为中央领导配备了短波电台。
  1976年唐山地震后,地震系统开始大量使用短波通信,并组建了全国和区域地震短波通信网。1989~1994年,结合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使用无线电短波电台进行计算机远程数据通信,全国地震系统一度拥有1000多部无线短波电台。2003年地震短波无线通信网停机。
  20世纪80年代,地震系统使用卫星通信手段进行地震数据信息和地震应急语音与传真传递,1987年正式提出建设“国家地震局地震信息系统”,90年代初通过美国USGS接入美国INTERNET,进行电子邮件通信,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
  “九五”期间,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地震系统也进行了“全国地震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和“首都圈地震信息网络建设”工作,通过中国电信的CHINAPAC信道将29个省级地震信息网络互联起来,构成了全国地震信息网络。一些县地震部门和台站可以使用电话拨号上网。
  “十五”期间,全面开展“全国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将中国地震信息网络扩大到705个节点,即40个省级节点、60个大中城市节点、300个县和300个地震台站节点以及5个大专院校科研所节点。全国主干信道采用8MHzSDH链路,大部分省级地震计算机网络采用SDH链路连接到台站,新式仪器都有网络接口,直接与专网链接,实现了“网络到台站,IP到仪器”。中国地震局各项工作进入了全面信息化阶段。
  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成,保证了监测预报数据信息及大地震时应急指挥信息和通信的需要和地震应急响应、的快速传递与共享。
地震预报
  1958年地震预报一度被提出,但因难度太大、耗资巨大被搁置,改为长期探索项目。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在周总理的号召下,国家组织全国范围的地学科技工作者奔赴地震现场,揭开了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的序幕,初步形成了多种观测方法构成的我国第一个专群结合的综合性前兆监测网,开展了地震序列研究和地震前兆现象研究,中国地震预报科研工作进入了以大量前兆观测为基础,多学科联合探索的新阶段,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从此矗立起划时代的里程碑。
   1966年以后十年,中国大陆强震连发,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激起了社会公众对地震预报的强烈需求。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在地震现场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在全国范围内揭开了地震预报科学实践的序幕,并建立了年度全国地震形势会商会制度,提出了“长期、中期、短期、临震”的实验性预报工作程序。在地震工作者的努力下,通过对小震活动和前兆现象研究,成功预报了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但1976年漏报了唐山7.8级地震,而对同年的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又有一定程度的预报。这一时期的成功与挫折,促使地震工作者提出了有关地震预报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
  1976年8月以后,地震进入平静期,地震工作者抓住机会,深入总结,系统地进行了一系列应用性研究,同时开展了地震监测预报的一系列基础性建设,为地震预报科学研究的深化打下了基础,也为一个地震活跃期到来及其预报工作做了准备。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有:1、大地震震例的系统总结与研究;2、地震前兆和预报方法的系统清理研究;3、地震预报实用化研究;4、地震综合预报的确立;5、地震短临预报 新技术的探索;6、系统科学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7、10年尺度地震危险区判定的研究;8、地震分析预报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地震预报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高速度的社会发展,以及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地震预报面临更高的要求。这一时期,我国地震预报研究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强化应用和深化探索,主要开展的工作有:1、地震短临预报方法及其判据、指标的研究;2、强地震中短期(一年尺度)预报技术研究;3、地震预测预报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4、数字化地震和前兆资料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5、大地震震源区地壳细结构和介质物性的探测研究;6、加强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
  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主要成就:1、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地震监测体系;2、建立了多类型多震级地震震例数据库;3、初步总结了我国大陆地震前兆异常的基本特征;4、地震预报理论基础研究取得大量成果;5、获得了多次有减灾实效的较成功的预测预报。
群测群防
  群测群防工作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群众性基础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和社区自救互救体系的主要内容。
  兴起阶段(1966~1975年):群测群防工作起步于1966年邢台地震,当时周总理强调指出,“要群策群力,不仅要有专业队伍,还要有地方队伍和环绕在专业队伍周围的业余群众队伍”,从而为我国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主要是普及宣传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兴起和发展,主要手段有土地电、土地磁和土地应力(简称“三土”)和宏观观测。
  发展阶段(1975~1979年):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激发了群测群防工作的全面开展,截止1979年,全国共有地、县地震办公室1344个,群众测报点几万个,业余测报人员20多万,这些地震机构和测报点在监视震情、宣传地震知识、防震抗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整顿阶段(1979~1983年):国发【1977】151号文件和国发【1979】160号文件明确了划分重点地震监视区的原则,大大缩减了机构和测报点,集中了人财物,突出了地震重点监视区的工作,为后来的提高和建设创造了条件。
  提高和建设阶段(1983~1990年):在整顿、清理的基础上,在全国开展了对“三土”(土地电、土地磁和土地应力)的清理,并召开全国群测群防会议,对整顿、精简和清理进行全面总结,明确了群测群防和地办的任务。在观测手段中,撤掉了“三土”,加强了井水位、队伍异常、水氡、深井水动态等重要手段、方法。
新时期发展阶段(1990年以后):通过法律法规的制订,机构改革的实施,以及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意识的增强,观念的更新,进一步推动了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1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