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5|回复: 0

三大体系之二震灾预防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9-18 15: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制定了系列化抗震设计规范,编制了4代地震烈度区划图,制定了抗震设防法规和标准,为城乡抗震规划、各类工程和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法规依据,并在工程和城乡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广泛开展防震科普教育,社会公众防震意识和科学素质明显增强。
  建成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1个,区域强震动台网部3个,数字固定观测台1160个,地震动强度速报网5个,强震动专用台阵12个,专用软件9套。
抗震设防管理
  上世纪50年代,李善邦主持编制了中国第一代地震烈度区划图。1977年编制出版了1:300万的第二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为适应抗震设防的发展要求,1992年国务院颁发了我国第三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2001年发布的1:400万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为我国第四代区划图,该区划图也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和选择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风险水平作为区划图的设防标准。第四代区划图是我国第一套用地震动参数表示的地震区划图,它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工程可应用性。采用“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和“地震动反应谱周期调整表”表述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的编制完成及颁布执行,标志着我国地震区划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地震区划理论及其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正在编制中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编制的基本原则将首先考虑将抗倒塌地震动参数作为编图的基准,保证抗倒塌水准的地震动参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将于2010年制定完成。第一代全国地震区域划分图
地震科普宣传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把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到群众之中,这是整个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综合防御的重要内容,也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只有深入持久、富有成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逐步增强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对于地震灾害的科学认识与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提高群众防震减灾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战胜灾害的意志和能力,从而把发生地震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通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做法有:采取科普报告会、电视讲座,播放录像,街头咨询、知识竞赛和利用互联网建立科普网页等形式广泛开展常规宣传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创作和出版了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同时,全国建立了众多的地震科普宣教示范学校,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到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建立地震科普馆或博物馆,向公众展示防震减灾知识。
  在“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在北京香山建立了地震科普教育馆,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城市建立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厅)。如江苏省在南京基准台,上海市在佘山地震台,天津市利用天津自然博物馆,分别建设了防震减灾科普馆。许多地、市、县都建起不同规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地震法规建设
  199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7年12月29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颁布和施行,使地震应急工作逐步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地震应急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也开始有法可依。200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再次修订印发了《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进一步将地震应急作为政府的责任明确下来。几年来,中国地震局认真实施和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极大地推动了地震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也相应开展了地震方面的立法工作。
地震国家法规: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地震部门规章:
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
震后地震趋势判定公告规定
地震行政复议规定
建立地震标准
  地震标准是以地震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活动或其结果中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特性进行规定,经协商一致后按程序发布的文件。是防震减灾工作各个环节需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地震标准分为地震国家标准和地震行业标准。
  随着中国加入WTO,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标准化工作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防震减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地震标准化对提高地震科技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地震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通过“九五”、“十五”计划的实施,地震标准化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一批地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继发布实施。
  1. 地震国家标准
GB 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
GB/T 17742-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 18208.3-2000《地震现场工作 第三部分:调查规范》
GB/T 18208.2-2001《地震现场工作 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T 19428-2003《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GB/T 19531.1-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1部分:测震》
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
GB/T 19531.3-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
GB/T 19531.4-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GB/T 18207.2-2005《防震减灾术语 第2部分:专业术语》
GB/T 18208.4-2005《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T 18208.1-2006《地震现场工作 第1部分:基本规定》
GB 21075-2007《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
  2. 地震行业标准
DB/T 12.1-2000《地震前兆观测仪器 第一部分:传感器接口与控制》
DB/T 13-2000《地震计接口》
DB/T 14-2000《原地应力测量水压致裂法和套芯解除法技术规范》
DB/T 1-2000《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
DB/T 10-2001《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
DB/T 2-2003《地震波形数据交换格式》
DB/T 3-2003《地震及地震前兆测项分类与代码》
DB/T 4-2003《地震台站代码》
DB/T 5-2003《地震地形变数字水准测量技术规范》
DB/T 6-2003《氡气固体源检定规程》
DB/T 7-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重力台站》
DB/T 8.1-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形变台站 第1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DB/T 8.2-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形变台站 第2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DB/T 8.3-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形变台站 第3部分:断层形变台站》
DB/T 12.2-2003《地震前兆观测仪器 第2部分:通信与控制》
DB/T 9-2004《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磁台站》
DB/T 15-2005《活动断层探测方法》
DB/T 20.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下流体台站 第2部分:气氡和气汞台站》
DB/T 20.1—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下流体台站 第1部分:水位和水温台站》

地震行政执法规定
地震行政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中国地震局信息网站管理办法(试行)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地震地方法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法律法规
DB/T 19-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
DB/T 18.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电台站 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
DB/T 18.1-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电台站 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
DB/T 17-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强震动台站》
DB/T 16-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测震台站》
DB/T 23-2007《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重力仪》
DB/T 22-2007《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震仪》
DB/T 21-2007《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常用技术参数表述与测试方法》
DB/T 24-2007《震例总结规范》
DB/T 11.1-2007《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基本类别》
DB/T 11.2-2007《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观测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1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