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3|回复: 0

2021年4月6日环球科学要闻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10-1 1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4月6日环球科学要闻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21年04月06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2021年4月6日环球科学要闻
                               
                                首次发现高能宇宙射线源存在于银河系的证据;首次在英国发现约6000年前的制盐设备;海洋温度上升1.2℃,南极最大的冰川将融化……
                               
                               
· 天文学 ·
首次发现高能宇宙射线源存在于银河系的证据

2021年4月6日环球科学要闻32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71276
图片来源:中科院高能所

近日,中日合作西藏ASγ实验观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弥散伽马射线辐射,最高接近 1PeV。这些超高能伽马射线的方向并没有指向已知的低能段伽马射线源,而是弥漫分布在银盘上。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PeV级宇宙线加速器在银河系中存在的证据,该结果被美国物理学会(APS)评论为研究高能宇宙线起源“世纪之迷”的里程碑。目前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西藏ASγ实验位于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镇,2014年进行过升级,极大地提高了伽马射线探测的灵敏度,是此次重大发现的关键技术基础。(中科院高能所)

· 考古学 ·
首次在英国发现约6000年前的制盐设备

此前,科学家在英国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人类定居内陆的证据,但仍然缺失英国同时期人类制盐的证据。近日,据一项发表于《文物》(Antiquity)杂志上的研究,科学家在英国洛夫特斯(Loftus)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3800-3700年)的制盐设备。研究推测,人类可能利用罐子将约4千米外北海(North Sea)的水运到居住地附近进行蒸馏,再将所得的盐饼保存在容器中供日后使用。这是首次在英国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制盐设备,或能帮助科学家理解英国新石器时期人类的饮食习惯、食物储存方式等问题。


· 气候 ·
海洋温度上升1.2℃,南极最大的冰川将融化

2021年4月6日环球科学要闻86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71276
图片来源:Dr Sebastian Rosier

一项发表于《冰冻圈》的研究认为,南极最大、移动速度最快的松岛冰川可能会越过临界点,发生不可逆退缩,这将对海平面高度产生重要影响。科学家根据开发的冰流模型,发现松岛冰川退缩至少有3个临界点。当海洋温度上升1.2℃,将会使其到达最后一个关键临界点,而松岛冰川或将会发生永久不可逆转的退缩。随着环极深水区的变暖和向上移动,以及冰川相邻的阿蒙森海的风型变化,松岛冰川可能会暴露在更温暖的水域中,使该临界点的到来成为可能。这一结果或会进一步引发整个南极西部冰原的崩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3米以上。


· 航天 ·
机智号已在火星“停机坪”就位,最早4月11日首飞


2021年4月6日环球科学要闻8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71276
图片来源:NASA

4月4日,NASA在推特上确认,机智号直升机安全地从毅力号腹部脱离,被放置在火星“停机坪”上。机智号是一个太阳能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仅有1.8千克,却拥有1.2米的翼展和每分钟2400转的转速,再加上火星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1/3,机智号才能在火星表面极其稀薄的大气中飞行。机智号预计最早4月11日首飞,首飞将在几英尺的高度盘旋20~30秒,然后着陆,数据最早于4月12日到达地球。若首飞成功,机智号将是人类首个在外星大气中实现动力受控飞行的探测器。除了一个彩色摄像机和黑白照相机外,NASA还在它上放了一块莱特兄弟飞行者一号的零件。目前,机智号已经安全度过了火星零下90度的夜晚,并正在用太阳能板充电。


· 微生物学 ·
5岁时,人肠道微生物群基本达到成人状态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演替在婴儿期是一个动态过程,但进入儿童期后会趋于稳定。据一项发表于《细胞》子刊的新研究,科学家分析了471名瑞典儿童从出生到5岁的肠道微生物群,并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这些儿童在出生后4个月、1年、3年和5年后的粪便微生物组成,并比较了他们、其母亲以及瑞典成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研究显示,在5岁时,人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就基本达到了成人状态,但在微生物数量上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其中,许多与健康有关的菌群是在儿童期晚期获得的。此外,出生方式对生命早期的肠道微生物群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表示,微生物群可能在发育早期特别敏感,并会对以后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 动物学 ·
北极熊难以改变饮食习惯,更易灭绝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阿拉斯加北极熊头骨中牙齿表面的磨损情况,追踪到其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前的饮食行为。研究表明,在过去,北极熊更倾向于选择吃软食,如富含能量的鲸脂。即使在北极变暖的前期,北极熊也一直保持着以软脂肪和肉为主的高度专业化饮食,基本没有改变饮食习惯。在全球变暖过程中,灰熊很好地适应了吃植物块茎之类的硬食物,气候变暖导致的地形变化也意味着灰熊可以冒险到更远的北方去,与北极熊争夺食物,这极不利于北极熊的生存。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北极熊数量将减少30%。


· 动物保护 ·
科学家培育出3个北部白犀牛胚胎

据《非洲新闻》报道,2008年,世界野生基金会宣布北部白犀牛在野外已经灭绝。目前,北部雌性白犀牛仅存有两只雌性个体。去年8月,由国际科学家和兽医组成的团队,从它们身上获取了卵子。该团队曾计划用雄性白犀牛的冷冻精子人工授精,然后再植入南部白犀牛的体内。现在,他们已经成功培育出来三个胚胎,目前植入胚胎的过程仍在欧洲进行测试,让代孕个体成功受孕仍需大量时间。据悉,白犀牛平均寿命35-45年,目前这两只白犀牛分别为32岁和21岁。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131 699 809例,死亡病例2 859 642例。

4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例(山西4例,上海2例,广东2例,江苏1例),本土病例15例(均在云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例,其中境外输入15例,本土2例(均在云南);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3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04例(境外输入277例)。

文:王昱、曾欣欣、谢汝雨、马一瑗
编辑:洪艺瑞、石云雷、杨心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3 03: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