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塑料入侵人类胎盘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21年03月31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微塑料入侵人类胎盘
人类用科学创造了一种“永恒”的材料,使用之后又想把它彻底扔掉。但目前来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每一块曾经被创造出来的塑料仍然与我们同在。
图片来源:MichaelisScientists/CC BY-SA 4.0
撰文 | 祝叶华
小时候,大人常警告我们说“口香糖不要咽下去,会粘住肠子”,当然后来我们都知道了,误吞下去的口香糖会随着粪便一道离开我们的身体。
现代许多口香糖的胶基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根据《每周吃掉一张信用卡:勤洗衣服功不可没》一文所讲到的,口香糖也含有塑料。塑料不消化,吃下去“穿肠过”,拉出来就是了。但是,事情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环境中的塑料袋或塑料水瓶会被分解到不再碍眼的程度,微小的碎片仍然会被动物和人类摄入。事实上,在鱼类和哺乳动物体内已经发现了微塑料,而现在,新的研究发现,微塑料无孔不入,人类胎盘中也发现了它的踪迹。
人类胎盘中首次发现微塑料
2018年10月23日,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欧洲胃肠病学会议上宣布,在人类粪便中检测到了微塑料的存在,微塑料进入人类胃肠道成为既定事实。一项针对北京青年人粪便中微塑料含量的调研结果也发现,微塑料普遍存在于受试者的粪便中[1]。
2020年8月,美国化学会年会上又曝出更惊人的发现:人的肺、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到了微塑料的存在[2]。这一发现证实,微塑料进入人体后并非仅在消化系统过往和停留,它们同样会“渗透”到其他组织中。不过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被“渗透”的组织也包含人类胎盘。
2021年1月,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刊登的一项研究提供了塑料“攻占”人类胎盘的“铁证”。研究人员分析了6名18至40岁的正常怀孕的健康妇女的胎盘,6个胎盘中有4个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共检测出12个球形或不规则的微塑料碎片,尺寸介于5~10μm(与红细胞大小类似),其中5个颗粒位于与胎儿相连的胎盘部分,4个颗粒位于与母体子宫相连的部分,3个颗粒位于包围胎儿的细胞膜内。12个碎片中,有3个被明确地鉴定为聚丙烯 (塑料瓶和瓶盖就是用这种材料制造的),剩余的9个被认定为涂料类材料,可能来自化妆品、指甲油、牙膏、面霜、身体乳、粘合剂的碎片等。该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研究人员用一种确保胎盘不会与外界任何塑料器具或工具接触的方法收集了胎盘[3]。
以上研究揭示出,微塑料不仅存在于周围环境中,在人类身体中竟然也普遍存在,究竟这些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且进入人体后对健康危害有多少大?
进入人体的多种途径
微塑料尺寸很小,大多情况下并不可见,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潜伏在我们的周围。简单来说,只要我们呼吸和进食,微塑料就会找到潜入人体的时机。
2019年5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委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评估了人类从自然界摄入微塑料的量。研究人员分析和综合现有的关于人类摄入塑料的文献后,估算出人们平均每周摄入大约2000个微型塑料颗粒,这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这些微小的颗粒有多种来源途径,其中包括人造衣物纤维、牙膏或洗面奶中的微珠,或更大塑料片的分解[4]。
在纽卡斯尔大学计算的52项研究中,有33项研究着眼于食品和饮料中的塑料消费。这些研究重点列出了一系列含有微塑料的常见食品和饮料,如饮用水、啤酒、贝类和盐。水是人塑料摄入微塑料最大的来源,普通人每周仅通过饮用瓶装水或水龙头就能消耗多达1769粒塑料。贝类是塑料摄入的第二大来源,平均每个人每周摄入多达182个微粒(0.5克)。
塑料进入人体的第三大途径是呼吸吸入。该研究调查了16篇关于室外和室内空气质量的论文。结果发现,室内空气中塑料污染较室外严重。这是因为室内空气循环有限,而合成纺织品和家居灰尘是空气中微塑料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这个估计非常保守,但也暗示了一个事实,暴露在空气中的微塑料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条件和生活方式[5]。
除空气吸入和常规的饮食的摄入外,更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途径,在冲刷着人类的认知。
2019年加拿大化学工程师Nathalie Tufenkji发现了关于茶包的残酷事实:喝茶包=喝塑料!他们将任意选购的4种品牌的茶包(两种是尼龙材质,两种是PET材质)在热水中浸泡5分钟后发现,上百亿颗塑料存在于茶水中,其中有116亿个塑料微颗粒和31亿个纳米塑料微颗粒,另外还检测到了少量的砷、铝、铅和铬等重金属物质[6]。
2020年10月发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上的研究则对占全球奶瓶市场三分之二的10种聚丙烯奶瓶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在冲泡配方奶的过程中,聚丙烯奶瓶会释放出高水平的微塑料,且温度和微塑料释放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温度较高的液体 (配方奶粉或用于给奶瓶消毒的水) 会导致更多微塑料的释放。具体数据显示,聚丙烯奶瓶中每升加热的液体可释放130万至1600万颗微塑料以及数万亿颗尺寸更小的纳米塑料。其他聚丙烯塑料制品 (水壶、午餐盒) 也会释放出类似水平的微塑料颗粒。
研究小组还进行了一项全球调查,并估计了48个地区12个月婴儿接触微塑料的情况。按照现行的奶瓶消毒和喂养配方制备指南,婴儿每天平均接触量超过100万颗微塑料。大洋洲、北美和欧洲的潜在接触水平最高,分别为每天210万、228万和261万颗微塑料[7]。
这些数字看起来触目惊醒,但是科学家们仍旧表示,由于方法和数据的限制,人类摄入塑料的数值可能被低估了。
危害到底有多大?
人类关于微塑料对海洋和淡水生物及生态系统影响的知识正在不断扩大,但对接触微塑料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何种影响的了解却仍存在巨大的知识空白。
1998年,一项发表在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ention上的文章称,研究人员在人体肺部中发现了纤维素和塑料纤维。该研究用到的肺癌标本和非肿瘤性肺组织的标本来源于肺肿瘤切除的病人。科学家使用层流罩阻断了外来纤维和塑料的污染,结果发现,在这些新鲜的肺组织中可以反复观察到异质性纤维的存在。用偏振光检查肺组织的病理切片,发现这些吸入的异质性纤维是纤维素和塑料纤维。研究人员猜测吸入肺部的微塑料可能是来源于空气中[8]。
塑料本身是一种惰性物质,为了增加其柔韧性、硬度和耐热性,同时也让塑料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许多用塑料制成的工业和日用产品中都含有可以干扰荷尔蒙的化学物质——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据保守估计,目前使用的EDCs超过1000种。从塑料中渗出并威胁健康的已知的内分泌干扰物包括双酚A(BPA)、阻燃剂、邻苯二甲酸盐、紫外线稳定剂以及铅和镉等有毒金属。含EDCs的塑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地板、食品包装、炊具、儿童玩具、休闲用品、家具、家用电器、纺织品、汽车和化妆品中。2020年国际内分泌协会公布的一项报告中揭示,我们每天在家里和工作中使用的许多塑料都使我们暴露在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的有害混合物中[9]。
EDCs会从微塑料中“逃离”,暴露在人群中。在塑料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EDCs与人体的接触普遍存在。而对人体样本的检测一致表明,几乎所有被检测的人体内都有EDCs。它们还能结合和积累周围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如海水和沉积物,充当有毒化合物的载体。
2019年,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研究由邻苯二甲酸酯暴露所导致的中国普通人群男性不育、成人肥胖症和糖尿病这三种疾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的估算结果。仅2010年一年,中国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学品暴露导致的男性不育、成人肥胖和糖尿病三种疾病的发病数约为250万起,医疗费用约达572亿元;其中,领苯二甲酸酯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分别是成人肥胖和糖尿病[10]。
来源:unsplash.com
随着塑料生产和使用的增加,人类与塑料的接触也在增加。由于微塑料十分复杂,我们对其在环境中的旅程及其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模式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0378761
[2]https://www.acs.org/content/acs/en/pressroom/newsreleases/2020/august/micro-and-nanoplastics-detectable-in-human-tissues.html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20322297
[4]https://d2ouvy59p0dg6k.cloudfront.net/downloads/plastic_ingestion_web_spreads.pdf
[5]https://d2ouvy59p0dg6k.cloudfront.net/downloads/plastic_ingestion_web_spreads.pdf
[6]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9b02540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0-00171-y
[8] https://cebp.aacrjournals.org/content/7/5/419
[9]https://www.endocrine.org//media/endocrine/files/topics/edc_guide_2020_v1_6chqennew-version.pdf
[10]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193028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