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4|回复: 0
收起左侧

2021年3月17日环球科学要闻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10-5 1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3月17日环球科学要闻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21年03月17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2021年3月17日环球科学要闻
                               
                                英国新冠变异株使死亡风险增加61%;木星极光和地球极光起源类似;火星上的水或大部分困在地层中;点燃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电火花……
                               
                               
· 新冠病毒 ·
英国新冠变异株使死亡风险增加61%

据一项发表于《自然》的新研究,最早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B.1.1.7突变株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已有研究发现,该变异株的传染性比已存在的变异株更强,但它对COVID-19死亡率的影响一直不确定。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的200多万份社区检测结果和逾1.7万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并利用4945例死亡病例数据估算了B.1.1.7变异株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检测感染B.1.1.7突变株的患者中,当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并通过建模纠正了对潜在变异株的错误分类后,这些人的死亡风险提高了61%。研究分析,B.1.1.7感染与鼻咽拭子上较高的病毒浓度呈现正相关,因此较高的病毒载量可能是观察到的死亡率增加的部分原因。


· 行星科学 ·
木星极光和地球极光起源类似

2021年3月17日环球科学要闻1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72001
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SwRI/UVS/ULiège

木星拥有太阳系内最激烈的极光活动。但之前人类只能从侧面观测木星极光,而木星探测器朱诺号能提供观测木星两极的视角,给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近日,朱诺号团队在期刊《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进展》上发表了关于木星极光起源的论文。他们发现,尽管木星上的极光比地球上的强得多,两者却拥有共同的起源——磁层亚暴(Magnetospheric Substorm)。在两颗星球上,这种风暴都起源于夜半球(未被太阳照射的部分),由星球磁层的短暂扰动引起的,且都会向电离层中释放大量能量。两者的区别在于,地球磁层主要受地球磁场和太阳风影响,而木星磁层主要受到更强大的木星磁场和木卫一火山喷发出的粒子影响。


· 行星科学 ·
火星上的水或大部分困在地层中

2021年3月17日环球科学要闻73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72001
图片来源:加州理工学院

据目前的发现,火星40亿年前至少拥有能覆盖全球表面100米至1500米深的海洋,但现在火星表面却几乎不存在水。科学家此前认为火星表面水大部分因为表面较低的重力逸散进了太空。按照这个理论,因为氘相较于氕更重更难逸散,火星表面的氢同位素D/H比值应该会偏高,但观测事实并非如此。对此,近日《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研究人员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火星在轨卫星、火星车和陨石给出的约束条件,认为大部分火星水的去往的方向正好相反,30%至99%的火星水被困到了其地壳中。而火星在约30亿年前就和今天一样干旱了。


· 地球科学 ·
点燃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电火花

2021年3月17日环球科学要闻496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72001
图片来源:Lucy Entwisle

磷元素是生命形成的必需成分,但在地球生命开始演化时(约45亿-35亿年前),大多数磷元素以不溶性矿物形式被锁在地球表面的岩石中。过去的理论认为,可溶性磷来自陨石中的陨磷铁镍矿,但在生命演化早期,陨石掉落的频率并不高。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新研究认为,地球上的可溶磷源于闪电熔岩,当雷电击中并熔化地表岩石,会将一些不溶性磷矿物转化为可溶性的磷源,并储存在岩石中。计算机模拟显示,早期地球每年有10亿到50亿次闪电,其中会有1亿到10亿次击中地面。这样固定的闪电频率能为地球提供足够的可溶性磷,为生命发生带来可能。


· 医学 ·
神经疾病的发生具有性别差异

据一项发表于APL Bioengineering的新研究,科学家对过往20年的血管细胞研究数据进行了性别分类,结果发现,患者在脑部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以及运动神经元疾病等多种疾病中的表现,具备性别差异。例如,老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而男性更易患帕金森病,且发病往往更为严重。研究指出,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男性和女性的血脑屏障在构造和功能上的不同,例如有研究发现,女性的血脑屏障功能要比男性更强。研究提示,应该在开展相关医学研究前进行性别分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解读数据。


· 环境 ·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氟氯烃或将卷土重来

氟氯烃类化合物(CFCs)是一类惰性的、不可燃的合成化合物,用于制冷剂和一些工业产品中。但1987年,人们发现CFCs会破坏地球臭氧层,于是各国签订《蒙特利尔协定书》,禁止使用CFCs。此后,大气中的CFCs含量急剧下降,臭氧层开始自我修复。但近期一项新的研究预测,未来随着大气中CFCs的含量进一步下降以及全球变暖,部分原本溶解于海洋中的CFCs将会逐渐被释放出来,再次对臭氧层造成危害。科学家通过对1930到2300年,氟氯烃CFC-11在海洋中的变化进行模拟,发现到2075年,海洋将开始逐渐释放CFC-11到大气中,且这一进程可能会因气候变化加速。该项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 健康 ·
慢行者死于新冠病毒的风险是常人的4倍

据一项发表于《国际肥胖杂志》的新研究,科学家通过调研41万多名英国中年人的健康报告,包括体重指数(BMI)和步行速度,并研究了这两项指标与感染或死于新冠病毒的关联。结果发现,不论是体重正常还是肥胖,走路慢的人感染或死于新冠病毒的风险都很高。其中体重正常的慢行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会增加约2.5倍,而死于这一病毒的风险会增加约3.75倍,甚至比肥胖的快步行者更有可能感染或死于新冠病毒。研究人员表示,快步行者心血管和心脏功能良好,或更能适应外部压力。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3月17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120 648 897例,死亡病例2669 734例。新增确诊病例461 797例,新增死亡病例10111例。

德国保罗·埃利希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显示,与阿斯利康疫苗接种相关的七种特殊形式的血栓形成病例,其中三起是致命的。根据报告,这与明显缺乏的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密切相关,所谓的窦静脉血栓积聚与阿斯利康制剂的疫苗接种有关。现在,欧洲药品管理局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3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四川2例,上海1例,福建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70例(均为境外输入)。

文:王昱、周郅璨、马一瑗、张国荣、曾欣欣
编辑:杨心舟、石云雷、吴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6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