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三要素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叫地震三要素。
通过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三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震波的到时,可以确定地震震中位置。
地震主要术语
震 源:指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实际上为一区域)叫震源。
震源深度:将震源视为一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 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亦是一区域),称为震中。
极 震 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宏观震中。
震 中 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沿地球表面所量得的距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千米以内的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千米的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
地 方 震: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
近 震:震中距在100千米—1000千米。
远 震:震中距在1000千米以上。
地震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中烈度:震中区的烈度。
等 震 线:地面上相同烈度点的连接线。
地震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来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有两种标度形式:体波震级(里氏震级)和面波震级。
主 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称为主震。
前 震:主震前发生的地震,称为前震。
余 震:主震后发生的地震,称为余震。
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于地球内部的弹性波,是地震释放能量的方式。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在地面上表现为左右摇晃;
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地面上反映了上下跳动(颠、簸)的振动。
二者相比,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地震发生后感觉到上下跳动,其次才是左右摇晃。另外,横波是水平晃动,振幅比纵波大,其水平晃动破坏力大,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震级与烈度
衡量地震的大小有两把尺子:震级和烈度。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烈度是指地震在不同地点造成破坏的程度,分为12级,用罗马数字表示(Ⅰ~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一般讲,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就越大,烈度也越高。例如,汶川8.0级地震Ⅵ度区以上面积合计440442平方千米,其中:Ⅺ度区面积约2419平方千米,Ⅹ度区面积约3144平方千米,Ⅸ度区面积约为7738平方千米, Ⅷ度区面积约27786平方千米,Ⅶ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千米,Ⅵ度区面积约314906平方千米。
对于同一个地震,以震中为中心,随着震中距离越来越远,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会越来越弱。这就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同一个地震感觉会大不相同。
因此,人类在描述地震会同时出现两个概念:震级和烈度。
通常描述地震大小都是用震级和烈度的对应关系来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