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实现这个美好的未来愿景,科学家们仍然需要解决不少问题。在《科学》同期发表的评论文章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神经外科学者 Michael S. Beauchamp 和 Daniel Yoshor 指出这个最新的“人工视觉”设备仍存在技术和生物学上的局限。首先,新研究使用的植入电极阵列依然是有线设备,但如果进入临床应用,长期植入人体的关键性部件必须使用无线设备。其次,利用光幻视原理构建出的“画面”依然是单调的闪烁光点,这与自然视觉产生的丰富色彩和样式天差地别。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刺激 V1 区域的神经元产生的是基础性的、相对简单的感知(例如光幻视点的移动方向),而负责加工产生颜色或者面部信息的是更高级的视觉脑区——如果想要产生更贴近自然状态的视觉图像,在未来的研究中将 V4 等区域囊括进刺激范围或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