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5|回复: 0

武大教授李红良回应女儿研究“喝茶抗癌”获奖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12-5 12: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大教授李红良回应女儿研究“喝茶抗癌”获奖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2020年07月20日是本文发布时间是这个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武大教授李红良回应女儿研究“喝茶抗癌”获奖
                               
                                两名小学生研究“喝茶抗癌”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媒体调查发现两人父亲为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
                               
                               

武大教授李红良回应女儿研究“喝茶抗癌”获奖147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78899
李红良|图片来源:武汉大学企鹅号

继中科院昆动所研究员之子研究结直肠癌基因获奖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另一获奖项目也受到广泛关注。大赛官网显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一对三年级、五年级小学生在第 33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获奖项目名为“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简介中提到,该项目用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EGCG 作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脏肿瘤疾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药物治疗后 25 天,发现 EGCG 组小鼠肿瘤体积较生理盐水组和阿霉素组小,实验表明绿茶提取物儿茶酚 EGCG 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据公众号“上游新闻”调查,两名获奖小学生是一对姐妹,目前一人已上初中。两人的父亲为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


李红良回应:我没有参与,没有任何违规

16 日晚间,李红良通过媒体对事件作出回应。李红良介绍,女儿这项研究实验在 2017 年进行,辅导老师有两人,其中王茜是湖北省人民医院的实验技术员,熊曳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老师;王茜和李红良妻子原来在一个大院上班,是好朋友。

王茜也对武汉市科协调查组提供了情况说明文件。文件称:

两名孩子在电视上关于喝茶抗癌的报道后,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在网上查询了相关知识,然后由孩子母亲介绍找到王茜辅导;

王茜同孩子们反复讨论后,选定研究课题,于 2017 年 4 月带领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基础操作的培训;

从 2017 年 5 月开始,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在王茜的指导下于动物房内进行实验,全部实验于 2017 年 6 月中旬完成;

指导老师王茜负责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和实验记录由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动物房内进行,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佩戴口罩和手套,符合动物操作规范;

实验结束后,在王茜指导下,孩子们亲自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
(情况说明文件全文参见公众号“上游新闻”报道。)

在梨视频发布的采访音频中,李红良说:“她们有很多原始照片、原始图片来证明,全部都是在她们的能力范围、认知范围里面做的事情。虽然它就是一个标题党引起的这个事情,但是这个事情是实事求是做的,就是说没有任何水分的。客观程序上需要有一个华科(附小)的科学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我从头到尾没参与这个事,完全符合规定,没有任何违规的情况。”


武汉科协调查结论:系独立完成,认可其成果作品

17 日上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武汉市选拔赛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在武汉科协官网发布公告,《关于武汉 2 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相关情况的声明》,表示:
实验想法由李某怡在参加学校的科技节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向科学老师提出……2 名学生在对比观察实验中的动物抓取、称重、小鼠药物注射、肿瘤测量等简单操作,均经过指导老师的专门培训。小鼠的肿瘤剥离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动物操作标准和伦理,在麻醉处死后开展,实验肿瘤属于皮下肿瘤,剥离实验属于简单基础操作,在老师演示教学后,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并从实践中得出报告结果。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武汉市选拔赛中……专家组按照分别审核、集中评议的原则,一致认可《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等科技创新成果作品,并建议推荐参加省级竞赛。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武汉市选拔赛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17 日下午,公众号“知识分子”发文提出两点质疑:首先,由于该研究涉及动物实验,操作者必须首先获得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其次,该研究使用的裸鼠属于免疫缺陷小鼠,必须在专业动物实验室饲养,而华科附属小学不具备这这样的实验条件,该项目实验伦理审批、经费来源也不明确。

据知识分子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指导老师之一王茜是李红良担任所长的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成员,两人存在上下级关系。


科创大赛多个获奖项目受质疑

|某高中组一等奖项目与某硕士论文多张数据图片相同

据公众号“丁香园”、新京报报道,第 33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来自重庆一中的高中组一等奖项目与某硕士论文中数据图片相同。

该项目题为“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获奖者为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彭同学。而经过查询发现,该项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展示的 19 张图片中,有 13 张图片除图注之外,内容与一篇硕士论文主体部分数据图片一模一样。

该硕士论文来自陆军军医大学,名为《AMPK_Smad 信号通路在二氢杨梅素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作者张玉、指导教授易龙两人,与彭某珊在科创大赛获奖项目的三位指导老师中的两人同名。

14 日上午,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称,彭某珊从高一开始,花了一两年的时间进行前述研究。“作为高中生,她的研究角度跟大学生是不一样的,也和张玉的论文角度不同,而是从符合其高中生研究水平的角度进行研究。”

截至目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办公室尚未对此事作出公开回应。


|另一学生连续三年获奖,项目与同姓教授专利相似

据澎湃新闻报道,还有一名学生段某严在该比赛中连续 3 年获奖,且获奖成果横跨物理学、计算机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其中一个获奖成果与更早前申请的一项国家专利高度相似,而该专利的发明人之一与学生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同名,另一发明人与该学生姓氏相同。

大赛官网显示,段某严从初二起,连续参加了第 32、33、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前两年获三等奖,第三年获一等奖。所属学校均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在三次比赛参赛作品中,一等奖获奖作品《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展示的一项专利《一种光电双控柔性蛋清忆阻器在数据存算一体化中的应用》相似。这项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为西南大学,发明人之一是周广东,与获奖作品辅导老师之一同名。

专利的第二位发明人段书凯,据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官网,现任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目前段书凯个人简介页面中“发明专利介绍”等内容已被删除。

参考来源:
1. https://mp.weixin.qq.com/s/bkKVB1G3mSMLsAeTExPB8g (上游新闻)
2. https://weibo.com/6004281123/JbwznbXJp?refer_flag=1001030103_&type=repost (梨视频)
3. http://www.whkx.org.cn/news_show.aspx?id=49096 (武汉科协)
4. https://mp.weixin.qq.com/s/k4tfdnn0mbFILL_WQnEF0A (知识分子)
5. https://mp.weixin.qq.com/s/0cj8geMnQ1PSOtRSihrZXw (丁香园)
6.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7/16/749289.html (新京报)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276055 (澎湃新闻)
8.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302087 (澎湃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1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